汉字笔顺查询网 田字格笔顺笔画 字帖生成器
汉字笔顺查询网 » 汉字文化 » 汉字知识 » 文言文形容多的字

文言文形容多的字

关键词:文言文形容多的字 来源:汉字笔顺查询 浏览:154次 时间:2022-10-28

1. 在古代文言文中表示多的字有哪些 在古代文言文中表示“多"的字有繁、盛、众、广等。
形容“多”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 贵宾多(高朋满座) 人很多(摩肩接踵)
人才多(人才济济) 兵马多(千军万马) 事物多(林林总总)
色彩多(五彩缤纷) 类别多(千差万别) 困难多(千辛万苦)

话儿多(滔滔不绝) 读书多(博览群书) 见识多(见多识广)
变化多(千变万化) 走得多(走南闯北) 颜色多(五颜六色)
花样多(五花八门)
2. 文言文形容“ 多的 ” 一个字 文言文形容“ 多的 ” 一个字是:余
余 yú
释义
1、剩下来的;多余的:~粮。
2、零数:十~人。一斤~。
3、文言人称代词。我。
相关组词:多余、业余、余辉、余晖、余暇、富余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余,语之舒也。从八,舍省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余,表示语气舒缓的助词。字形采用“八”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囗”的“舍”作声旁。
三、相关词汇解释
1、多余
[duō yú]
超过需要的数量:他每月都把~出的钱存入银行。
2、业余
[yè yú]
工作时间以外的:~时间。~学校。
3、富余
[fù yu]
足够而有剩余:~人员。~了一些钱。这里抽水机有~,可以支援你们两台。
4、余粮
[yú liáng]
吃用之外余下的粮食。
5、余味
[yú wèi]
留下的耐人回想的味道。歌声美妙,~无穷。
3. 文言文中形容数量非常多的二字词语并且比较优美的有哪些 1、繁多 【解释】:种类多,数量大 【例句】:旧社会税收名目繁多,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
2、众多 【解释】:为数很多。 【例句】:地震灾害发生后,众多灾民及时得到了 *** 的安抚。
3、颇多 【解释】:很多。 【例句】:她参观了这次展览后,体会颇多。
4、大量 【解释】:解释为数目很多,事物的集合、汇总。 【例句】:只有大量植树种草,才能防止水土流失。
5、海量 【解释】:通俗的意思就是像大海一样多的量。 【例句】:光盘库是当前海量信息存储的一种重要方式。
6、繁复 【解释】:指繁多复杂。 【例句】:万物繁复,亦有始终。
7、缤纷 【解释】:是繁多而杂乱的样子。 【例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8、浩繁 【解释】:指浩大,繁多,繁重。 【例句】:明天还得继续与卷帙浩繁的资料打交道。
9、稠密 【解释】:指数量多,密度大。 【例句】:今莽草蜀道、襄、汉、浙江湖间山中有,枝叶稠密,团栾可爱 10、繁杂 【解释】:事情多而且杂乱。
【例句】:铁路托运需要办理很多繁杂的手续。
4. 求文言文里意思最多的字 之 《说文解字》:“之,出也。
象草过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曰:‘之往是也。
’按:之有训为‘此’者。”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 ①人皆吊之。
(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⑥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⑦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⑨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⑤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⑥云之崔嵬。 ⑦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⑶作动词:往,到。
去。
例: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一首示子侄》)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陈涉世家》)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五柳先生传》)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公输》)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过秦论》) ▆⑸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例: ①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 (《公输》) ③句读之不知。(《师说》)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7)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同时可说成取独,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④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9)向。
例: 然后驱而之善。 ▆(10)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 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
《韩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贾子·大政》:“何君子之道衰,之数也。”最后的也字作肯定语气助词,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
(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14页)。
5. 有哪些字在古文中表示“几个,很少”意 1、寡 guǎ ① 少。
《齐桓晋文之事》:“寡固不可以敌众。” ② 古代妇人丧夫、男子无妻或丧偶,都叫寡。
《赵威后问齐使》:“哀鳏寡,恤孤独。”《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齐崔杼生成及强而寡。”
【又】专指妇人丧夫。《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
③ 古代王侯的自我谦称。《老子》:“侯王自谓孤、寡、不榖。”
2、鲜 xiān① 生鱼;鲜鱼。《韩非子•解老》:“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
② 新鲜;美味。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钓于水,鲜可食。”
③ 鲜明;鲜艳。《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xiǎn 少。《爱莲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扩展资料: 古文中表示“我”的表示方法: 1、一般人:我、余、吾、予 2、大臣:臣 3、皇上:朕、寡人 4、嫔妃:臣妾、妾身 参考资料来源: 词典网-“鲜” 词典网-“寡”。
6. 古文中有哪些多字成语 三字:nbsp;nbsp;1、nbsp;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nbsp;nbsp;nbsp;2、nbsp;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杜甫有诗云:“赖有杯中物,还同nbsp;nbsp;nbsp;海上鸥。”
nbsp;nbsp;nbsp;3、nbsp;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nbsp;nbsp;nbsp;4、nbsp;杵臼交:杵臼,舂东西的木棒与石臼。
后称交友不嫌贫*。nbsp;nbsp;nbsp;5、nbsp;掉书袋:掉弄书袋,指言谈中喜欢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
nbsp;nbsp;nbsp;6、nbsp;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nbsp;nbsp;nbsp;7、nbsp;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nbsp;nbsp;nbsp;8、nbsp;耳边风:从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nbsp;nbsp;nbsp;9、nbsp;父母官:古时对州县官的称呼。
nbsp;nbsp;nbsp;10、nbsp;父母国:古时称自己出生的国家。nbsp;nbsp;nbsp;11、nbsp;父子兵:上下关系亲如一家的军队。
nbsp;nbsp;nbsp;12、nbsp;风马牛:即风马牛不相及,喻指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左传·僖公nbsp;nbsp;nbsp;四年》记载:“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nbsp;nbsp;nbsp;13、nbsp;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nbsp;nbsp;nbsp;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成熟,所以称黄粱梦。比喻虚幻nbsp;nbsp;nbsp;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nbsp;nbsp;nbsp;14、nbsp;紧箍咒:《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传授给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nbsp;nbsp;nbsp;语,后来比喻束缚人的框框。nbsp;nbsp;nbsp;15、nbsp;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nbsp;nbsp;nbsp;书》中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nbsp;nbsp;nbsp;16、nbsp;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用禅家套语作为谈话资料。
nbsp;nbsp;nbsp;后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词语。nbsp;nbsp;nbsp;17、nbsp;每事问:遇事多做调查研究。
陶行知有诗《每事问》云:“人力胜nbsp;nbsp;nbsp;天工,只在每事问。”nbsp;nbsp;nbsp;18、nbsp;闷葫芦:难以猜破的哑谜,弄不清楚的事情。
nbsp;nbsp;nbsp;19、nbsp;门外汉: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nbsp;nbsp;nbsp;20、nbsp;绵里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
也比喻小心珍护。nbsp;nbsp;nbsp;21、nbsp;迷魂汤:迷信的人指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
比喻迷惑人的nbsp;nbsp;nbsp;话语或行为。nbsp;nbsp;nbsp;22、nbsp;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nbsp;nbsp;nbsp;23、nbsp;莫须有:意思是“也许有”。后来指凭空捏造罪名。
nbsp;nbsp;nbsp;24、nbsp;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nbsp;nbsp;nbsp;25、nbsp;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供奔走使役的人,后多用以比喻为别人效nbsp;nbsp;nbsp;力的人。
nbsp;nbsp;nbsp;26、nbsp;鸟兽散:人群象鸟兽般一哄而散。nbsp;nbsp;nbsp;27、nbsp;牛马走:本意是指在皇帝前如牛马奔走的人。
常用作自称的谦词。nbsp;nbsp;nbsp;28、nbsp;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nbsp;nbsp;nbsp;29、nbsp;敲边鼓:意思是从旁帮腔。nbsp;nbsp;nbsp;30、nbsp;敲门砖:拣砖头敲门,门开后即弃砖。
比喻猎取功名的工具,功名nbsp;nbsp;nbsp;到手即可抛弃。nbsp;nbsp;nbsp;31、nbsp;敲竹杠:借故欺诈或要挟,以骗取财物。
nbsp;nbsp;nbsp;32、nbsp;清君侧: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nbsp;nbsp;nbsp;33、nbsp;绕指柔:原意自喻英雄失志,俯仰由人。
后来亦借以形容柔软。nbsp;nbsp;nbsp;34、nbsp;杀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
比喻败坏兴致。宋朝苏东坡诗《次韵林nbsp;nbsp;nbsp;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云:“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nbsp;nbsp;nbsp;春。”
nbsp;nbsp;nbsp;35、nbsp;狮子吼:佛教徒比喻佛祖讲经,如雷震天地。nbsp;nbsp;nbsp;36、nbsp;忘年交:指忘记年龄的交友。
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nbsp;nbsp;nbsp;友。nbsp;nbsp;nbsp;37、nbsp;无底洞:比喻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
nbsp;nbsp;nbsp;38、nbsp;想当然:据推想,应当是这样。现在大多指凭主观想象认为如此,nbsp;nbsp;nbsp;与事实并不相合。
nbsp;nbsp;nbsp;39、nbsp;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nbsp;nbsp;nbsp;40、nbsp;一窝风: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nbsp;nbsp;nbsp;41、nbsp;一言堂:原来是旧时商店挂的匾额,表示买卖公平不二价。后用以nbsp;nbsp;nbsp;反映领导作风不民主,一个人说了算。
nbsp;nbsp;nbsp;42、nbsp;眼中钉:比喻极其厌恶憎恨的人。nbsp;nbsp;nbsp;43、nbsp;应声虫:随声而应的虫。
比喻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nbsp;nbsp;nbsp;44、nbsp;执牛耳:古代诸侯歃血为盟,割牛耳取血,盛牛耳于珠盘,由主盟nbsp;nbsp;nbsp;者执盘,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
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nbsp;nbsp;nbsp;位。nbsp;nbsp;nbsp;45、nbsp;直如弦:像弓弦一样的正直。
《后汉书·五行志》记载了一首童nbsp;nbsp;nbsp;谣:“直。
7. 文言文中最常用的是哪几个字 常用文言文字词(25个) (一)之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其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 (三)以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四)于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为学》)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隆中对》)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1.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2.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3.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4.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六)则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
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爱者甚蕃。
(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
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
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
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若。

汉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