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是什么意思
意思:“灋”就是刑法。执法公平如水,所以是三点水做偏旁。“廌”在古代法庭上用来辨别罪犯,会攻击无理者使其离去。所以“灋”字中含有“廌”“去”两个部分。
出处:出自汉 许慎《说文解字》
原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译文:灋(就是“法”的古字)就是刑法。因为执法需要公平如水,所以是“氵”旁。廌zhì”(也叫獬豸)是传说中的独角兽,能辩是非曲直.古代法庭上用它来辨别罪犯,它会攻击无理者使其离去.所以“灋”字中含有“廌”“去”两个部分。
扩展资料:
作品背景: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为许慎。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
作品赏析:
许慎致力儒学,淡于仕官,在就任县令之前,即称病回故乡万岁里,专心审定《说文解字》。三年后,即公元121年,《说文解字》定稿,遂让其子许冲将稿奉献皇帝。合体的“字”由两三个不同的“文”构成,剖解即“解字”之义,上述两层意思合在一起,可作《说文解字》之名的含义。
讲字呗。这是个“法”字。灋,由三部分组成,
法,刑也。法,就是刑罚。这是讲字意。
平之入水。公平,像水一样。所以有水旁。(这是指三点水) 这是开始讲每一部分的意思
廌(xiè)古同“獬豸”,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辩是非曲直。用它的角去驱逐不正确的人。直,这里做正确讲。所以有廌字,有去字。
这是在讲廌和去组成这个字的意思。
会意,是说它是个会意字。
说文上的,讲字的,没什么难度啊?
首先 灋 实际上就是“法”字。
按照说文这里的解释,题目中的“会意”二字就是提示灋是个会意字,。会意字,就是说把这个字中的各个部件的意思集中整合到一起所表示的这个意思就是字的意思。
这个字明显有三个部件组成,水(三点水)、廌、去。文字学的说法就是说 通常是说“这个字从水、从廌、从去”,但许慎这里只写了从水从去没有写“从廌”也是很奇怪的,也许许慎自己也不清楚廌和法字具体的联系点在哪里吧~
当然许慎解释这个字的时候必然也是从这三个部件开始解释的(虽然它没写从廌,但还是解释了下廌这个字)。我尽我所能逐一说明。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灋,刑也。平之如水
法,就是刑法、法度。法,是像水的平面一样,不偏袒。
从水,从字是文字学术语表示这个字的含义和从字后面那个字的含义有关联,这里既是说法字的含义与水有关联。
廌,所以触不直者;廌是古代传说中的异兽,形似牛,有一只角。能辩是非曲直,见到品行不端的人就用角去顶。
去之,去指的是去除,之是代词,但是这里具体指代什么我并不清楚,有可能是罪人身上的罪恶,也有可能是说罪人的生命。去之整体就是说要 “去除xxx”
从去,原理和从水一样,表示去字的含义与法这个字有关联。
会意,表示这个字是会意字
另附:
许慎对于组成法字各个部件的解释我个人觉得是比较牵强的。尤其是廌、去与法的联系到底在哪里,并没有说清。说文注里记载了张释对于 廌、去与法的联系的观点
张释之曰。廷尉、天下之平也。廌所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下廌字今依韵会补。此说从廌去之意。法之正人、如廌之去恶也。
这个人把去和廌联系到一起看,解释为廌所触不直者去之,
被廌所顶的不直的人(上文说了,廌可以鉴人的曲直),应该把他除(也许就是杀了吧)掉吧
许慎又说 法之正人、如廌之去恶,
法律(这里的法字也有可能指的并不是法律,而是刑法)的可以使人正直,就像廌的可以去除邪恶(的人)一样。
这个张释所说的话,就当个参考吧=。=我个人觉得不怎么靠谱。古人解字,经常强行联系、穿凿附会。。。
当然。。。才疏学浅,如果以上内容有误,还请高手指正。
中文法字,在西周金文中写作“灋”,与其它汉字一样,是一个绝妙的意象丰富的象形文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灋,刑也。平之如水,故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灋由三部分组成:氵、廌、去。氵,平坦之如水,一说喻示法象水一样平,是为公平、公正;一说将人犯置于水面凛去。廌(音zhi),神兽。《说文解字》说:“解廌,兽也。似山羊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象形从豸者。凡廌之属,皆从廌。”《后汉书?舆服志》说:“獬豸神羊,能别曲直。”在这里,廌为图腾动物,一角之圣兽,代表正直、正义、公正,或说是正义之神(性直恶曲),具有审判功能、职能,能为人分清是非曲直、对错,助狱为验。去,“人相违也”。去即对不公正行为的惩罚。一说判决把人驱逐出去,从原来的部落、氏族中驱逐出去,于水上凛去(古代之流刑),或交由神明判决,由神兽“触不直者去之。”
这一解释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在商周时代,法和刑是通用的。……第二,“水”不仅有“公平的”象征性含义,而且有“裁判的”功能性的含义,把罪者置于水上,随流飘去,有驱逐的意思。第三,据说是一种独角神兽,性中正,辨是非,在审判时被触者即被认为败诉或有罪,所以“击之,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