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字这个姓是怎么来的?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商王太庚给一姬姓英雄的赐姓,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传说,在商朝时期,“励”表示有极其厉害的力气。当年,有一位上得山擒猛虎,下得山捆蛟龙的姬姓的男子,因其勇力过人,被商王太庚赐姓为励氏。
那时候,人们最看重的就是勇猛和大力,得到这样的赐姓,也足也荣耀一时了。于是励氏就世代传了下来。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姜子牙的后代齐国国君齐厉公,属于原以帝王谥号为氏,后又以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姜子牙的后代子孙世袭齐国,到春秋时期,齐国君主为齐厉公,后世子孙以王父谥号为姓氏,称厉氏。
到了清朝初期,刑部侍郎历桂讷,源出姜姓厉氏“河北静海”(今天津市静海县)的一支,康熙大帝嫌其“厉”字不吉,便将其改赐为“励”氏,从此河北静海的厉氏一族改为励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古国名,出自商朝时期厉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商朝时期有一个小封国,叫做厉国,地在河南义阳(今河南南阳)北部的厉乡,其国后来被周武王所灭。原国人以国名为姓氏,称厉氏。其中一些厉氏族人后来有在清王朝康熙、乾隆二大帝时期的改姓风潮中,随河北静海的厉氏一族改为励氏者。
第四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帝王赐姓为氏。
三国时期,东吴的孙秀背叛国家投奔东晋,孙吴国君主孙皓大怒,改孙秀的姓氏为“厉”,不准他的支裔子孙再姓孙氏。
唐朝时期,唐玄宗李隆基改新兴王李晋一族姓氏为“厉”,意在贬责。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力推翻武则天之后,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李隆基抢先出手,李晋与太平公主事败被诛。李隆基即位为唐玄宗,追改李晋、太平公主一族人为厉氏,不准其后代子孙再为李氏。
其中一些厉氏族人后来有在清王朝康熙、乾隆二大帝时期的改姓风潮中,随河北静海的厉氏一族改为励氏者。
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 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 只知有母, 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关于励”姓的起源,虽然现在的人不是很熟,但是却早在商周时候就有了,励是由厉害的厉以及力气的力组成。当年有位上得山擒猛虎,下得山捆过蛟龙的姓母性姬的男子,因勇力过人,被商王太庚赐姓励。那时侯最看重的就是勇猛和大力,得到这样的赐姓,也足也荣耀一时了。于是励氏姓氏就传了下来。
姚江励氏宗谱十二卷光绪十二年(1886)思绥堂木活字本。励文辉等纂修。书名据版心、封面题。八册。始祖释褐公讳裳,号乐闲,为宣州通判,丁母忧,制满起复时秦桧欲杀赵鼎、李光、胡铨三人。有江西运判张常先笺注前帅张宗元与张浚诗,言于朝,其词连逮者数十家,将诬以不轨而尽去之,公亦与焉。狱成,幸天理昭然,桧病不能书,获免于难。
公遂致仕,携家渡淮,往弟衮任所,是时衮为余姚县丞,二公见姚邑风俗之美、山川之秀,遂卜居焉。传至十三世悦公号梅隐由从山迁居梅川乡。是为梅川始祖。卷一谱序、凡例约言、藏谱名次、汇存旧序、诰敕、历代像赞、名人传略、祠记、议单;卷二渊源图;卷三至十二世系等。藏:千乘楼(缺卷6、7,存六册) 481.姚江励氏宗谱十二卷民国十六年(1927)思绥堂木活字本。励麟山等纂修。书名据版心、封面题。十二册。参见励文辉修本条目。是谱与参见谱大同,惟世系稍增。“好人”励顺良先生即出于是族。藏:千乘楼
象山有励姓,我就是姓励的,我家家谱上就是从励江岸迁到象山的,象山有很大的励姓家族。
东钱湖沙家垫村一个村子都姓励
象山有很大的励姓家族
我姓励哦,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