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是什么意思怎么得来的?
黎氏多为帝尧后裔。 基本字义
1. 众,众多:~民。~庶。
2. 古通“黧”,黑色。
3. 古国名。
4. 姓。
详细字义
〈形〉
1. (形声。从黍,利省声。本义:黍胶。以黍米制成。古代用以粘履)
2. 假借为“齐”。众多,数目很多 [numerous]
民靡有黎,具祸以烬。——《诗·大雅·桑柔》
黎,众也。——《尔雅》
黎民于变时雍。——《书·尧典》。传:“众也。”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礼记·大学》。注:“众也。”
觉悟黎烝。——《汉书·司马相如传》。注:“黎烝,众庶也。”
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又如:黎庶(民众;百姓);黎氓(黎民,人民);黎甿(黎民,人民);黎首(黎民·黔首)
3. 颜色黑中带黄 [with a dark complexion;weather beaten]
土青曰黎。似黎草色也。则谓借为藜。——《释名》
今王播弃黎老。——《国语·吴语》。注:“东棃寿征也。”
厥土青黎。——《书·禹贡》
面目黎黑。——司马迁《史记》
4. 老,年纪大。通“梨”、“耆” [old]
黎,老也。——《方言十二》
5. 又如:黎老(老人)
〈动〉
1. 粘 [stick]。古时用黍米打糨子,用来粘鞋子
古人作履,粘以黍米,谓之黎。——宋· 罗愿《尔雅翼》
2. 比及,等到 [till;when;by the time]
黎明,围宛城三匝。——《史记·高祖本纪》
〈名〉
1. 古诸侯国名 [Li state],在今山西黎城,一说在今长治西南
黎侯寓于 卫。——《诗·邶风·式微》
2. 少数民族名,住在海南岛 [Li nationality]。如:黎弓(黎族人所使用的弓箭);黎单(黎族人所织青红相间的木棉布)
3. 姓
黎 (lí )
1. 众,众多:黎民;2. 古通“黧”,黑色;3. 古国名;4. 姓。
由于历史的久远、语言的变化,所以,文字的古代意义在今天常常不容易准确辨别出来。就以“黎明”、“黎民”为例,自古以来就有几种说法。
先从“骊(lí)”字说起。“骊”,以“马”为形符、以“丽”为声符,本义是纯黑色的马。后来引申表示“黑色”,例如成语“探骊得珠”,是说摸到黑龙的下巴得到了宝珠,比喻冒极大的危险取得大利。“骊”字后来主要表示“骊山”(在陕西省临潼县)和姓氏,如春秋时代的美女“骊姬”。
“黎”字以“黍”(shǔ,即黄米)为形符。《说文》解释:“黎,履黏也。”其本义是把黍米熬成浆糊,再把布片一层层地粘起来,最后用麻绳纳成鞋底。而由于“黎”字和“骊”字同音,所以古人就把“黎”字借来表示“黑色”的意思,这种做法在古代很常见,叫做“通假”。
“黎”字的本义消失了,“黑色”反而成了它的常用义。后来人们考虑到从“黎”字的字形上看不出“黑色”的意义,于是就以“黎”字为声符(省掉了一部分,这种方法叫省声。)以“黑”字为形符,造了一个新字“黧(lí)”字。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说:“黎与骊字同音,故借为黑义,……俗作黧。”
“黎民”的“黎”有两种解释。一:是“黑色”的意思,秦代称百姓为“黔首”,和“黎民”的意义相同。“黔”字以“黑”为形符,也是表示黑色的意思。平民百姓因为辛勤劳作,皮肤晒得很黑,所以叫“黔首”或“黎民”。二:是“众多”的意思。这个意义是从一层层粘布片引申而来的。《尔雅·释诂下》解释:“黎,众也。”清代的文字学家王引之也说:“黎者,众也,多也。”所以“黎民”和“百姓”不仅是意义一致,而且词的构成也相同。
“黎明”的“黎”也有两种解释。一:是“黑色”的意思,表示“黑夜”。“明”是天亮的意思。所以,“黎明”就是指“黑夜”到“天亮”这一段时间。例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二:是“慢慢地”、“渐渐地”意思。但是必须注意,这不是“黎”字本身的意义,这时“黎”字是另外一个“lí”字(“黎”字下面再加“走之底”)的通假字。这种用法即使在古代也非常罕见,所以“黎明”的“黎”解释为“黑色”、“黑夜”更恰当一些。
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