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这个字作为姓氏的时候读什么
宠,读作lóng,亦可读作chǒng。
1、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孔门弟子公孙宠,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公孙宠,又名公孙砻,公元前498~前?年待考,字子石,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弟子之一,位列前三十五大贤。关于公孙宠,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称其为卫国人,比孔子小五十三岁;王肃也在《孔子家语》中注称其为卫国人;但郑樵在《左传•索隐》中则称其为楚国人。
春秋战国时期,“宠”、“龙”二字可假借互用,孔子在整编《诗经》时就多将“宠”字化“龙”字,因此在一些史籍中亦称公孙宠为“公孙龙”。在公孙宠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宠氏、龙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宠氏史称正宗。姬姓宠氏族人大多尊奉公孙宠(公孙龙、公孙砻)为得姓始祖,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óng。
2、第二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臣子受帝王君主之宠幸而为,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宠氏望出南昌、雁门。其先得幸于君,因以为姓。如宠氏、赏氏。在历史上很早就有宠氏、赏氏、幸氏这一类姓氏,其起源于帝王君主之“宠、赏(党)、幸”。
在古代,臣子民众多以受到国君的宠幸为荣,且历朝历代皆有因宠得爵之“宠号”、“宠禄”、“宠势”等得人物,故而以为此氏,但这部分宠氏族人的姓氏起源之朝代与具体时间、人物都比较难以考证,因此有日本茨城基督教大学的上田武教授和广西大学中文系的李寅生教授二人合文认为:“世上不可能有宠姓,可能是庞字的误写。”
除了上述第一个渊源之外,在典籍《正字通》和史籍《三国志》、《资治通鉴》中,皆明确记载有汉顺帝执政时期的忠直太尉宠参、汉献帝执政时期的益州牧刘璋(字季玉,公元?~220年待考)属将巴西太守宠羲、以及曹魏时期的雍州刺史张既(字德容,公元?~223年待考)门生酒泉郡令宠淯等人,显然,在汉朝至三国时期就有这一类宠氏族人的存在,田武、李寅生二教授仅凭《集解•徐广》中对“雠、庞二字作‘宠’”之释而断言“不可能有宠姓”,实属考证、行文两不慎。
实际上,改姓之宠氏源出至少有三:
一是汉顺帝刘保执政时期(公元126~144年在位)的著名太尉宠参,公元?~136年待考,史评其“在三公中最名忠直”,因此“数为左右所毁”,故而“广汉上计掾段恭因会上疏曰:伏见道路行人、农夫、织妇皆曰:太尉参竭忠尽节,徒以直道不能曲心,孤立群邪之间,自处中伤之地。夫以谗佞伤毁忠正,此天地之大禁,人主之至诫也!昔白起赐死,诸侯酌酒相贺;季子来归,鲁人喜其纾难。夫国以贤治,君以忠安。今天下咸欣陛下有此忠贤,愿卒宠任以安社稷。”得奏之后,汉顺帝即遣小黄门看视宠参的疾病,太医随去并致羊酒。宠参的续妻嫉妒前妻之子,并将其投于井而溺杀,为此雒阳县令祝良还特奏宠参之罪。至东汉永和元年(公元136年)农历11月宠参罢职,改以前司空王龚(字伯宗,公元?~142年待考)为太尉。宠参之后皆称宠氏,世代相传。
二是汉灵帝执政时期(公元168~189年在位)的著名小黄门蹇硕,公元?~189年待考,因宠晋为西园上军校尉,掌握京都军事,权势熏天,致是门下义亲如蚁。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在病重时将皇子刘协托负给蹇硕。待汉灵帝去世后,蹇硕想先除去宦官的死敌、何皇后的异母兄长、大将军、慎侯何进(字遂高,公元?~189年待考),之后轻松扶立刘协为帝,不料其谋泄露,何进抢先命司隶校尉袁绍(字本初,公元?~202年待考)入宫抓捕蹇硕,混乱中蹇硕被中常侍郭胜所杀,身首被大火焚烧作灰烬,其属下兵将亦被何进所收。之后,何进扶立何皇后所生刘辩继承帝位,是为汉少帝。不久,蹇硕属下宦官集团起兵报复,在五个月的内乱混战中何进与之同归于尽,原先何进召集的凉州刺史董卓(字仲颖,公元?~192年待考)乘势率军入京师洛阳,废刘辩为弘农王,改立刘协为帝(汉献帝,公元189~220年在位),随即刘辩也被董卓鸩杀。汉献帝继位后厚恤蹇硕,后其义亲及其族人遂以帝宠为氏,称宠氏至今。
三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公元221~263年)的巴西太守宠羲,原是益州牧刘璋(字季玉,公元?~220年待考)属下,为人正直,时以天下扰乱,他认为郡宜有武卫而招合部曲。结果有人在刘璋面前造谣,说宠羲欲叛,于是被刘璋怀疑。宠羲闻知后甚惧,将谋自守,并派遣名士季畿之子季郁上报刘璋:“我受州恩,当为州牧尽节。汝为郡吏,当为太守效力,不得以吾故有异志也。”后宠羲厚陈谢于刘璋以致无咎。蜀汉昭烈帝刘备(公元221~223年在位)收益州(今四川)之后,宠羲归于蜀汉政权,官至长史。其后裔子孙世代称宠氏,曹魏时期的酒泉郡令宠淯即其同宗族人。
因帝王恩宠改姓的宠氏一族的共同特点,就是姓氏读音皆作chǒng。
在今天的日本,水俣病临床医学研究专家大野哲夫(公元1948~今)近来就提供了两部《宠氏家谱》镌本,分别为唐、宋两朝时期的撰刻版,两版皆记录其第一世祖名叫宠良壁,本书疑其为蹇硕的义亲或族人,他于东汉末年为避战乱携族人辛苦渡海迁徙至日本国九州本岛,如今已是日本国的著姓家族之一。
得姓始祖:公孙宠(公孙龙、公孙砻)、宠参、蹇硕、宠羲。
希望能够帮到您!
宠这个字作为姓氏的时候读long(二声)
宠,读音作chǒng
宠[宠,读音作chǒng(ㄔㄨㄥˇ)]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臣子受帝王君主之宠幸而为,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望出南昌、雁门。张澍在史籍《通志》中记载:“其先得姓于君,因以为姓。如宠氏、赏氏。”也就是说,宠氏、赏氏、幸氏这一类姓氏起源于帝王君主之“宠”、“赏(党)”、“幸”。在中国古代,臣民以受到国君的宠幸为荣,故而以为此氏,但其起源年代已无从考证。
近有日本茨城基督教大学上田武、广西大学中文系李寅生二者合文认为:“世上不可能有宠姓,此外可能是庞字的误写。”
然而本书认为,世间确有宠氏一族,就中国和日本国、朝鲜、韩国来说,都有宠氏族人生息繁衍。在日本,有名为大野哲夫的学者最近提供了《宠姓家谱》原本,记录其一世祖为宠良壁,在东汉年间渡海迁徙来倭奴国本岛。今朝鲜、韩国也有宠氏族人活动。而在中国广东省的佛山地区亦有宠氏族人生息,还有著名的宠氏大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