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苟”的意思有哪些
假如,如果的意思。如:苟富贵,勿相忘。
马虎,随便的意思。如:一丝不苟。
暂且,只顾眼前的意思。如:苟且偷生。
文言文,亦称汉文,是汉语族诸语言的一种书面语言,分为深文言及浅文言,深文言是以先秦的上古汉语族诸语言为口语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以及模仿这种书面语而写作的语法形式,浅文言则是两汉到魏晋南北朝的书面语,其口语基础为中古汉语族诸语言,该文体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但是到了唐和宋的中古时期,汉语族诸语言的口语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这时则有三种书面语。一种书面语是模仿上古汉文书面文献的书面语,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即古文运动的作品;另一种是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即今日的汉文,如西汉《史记... (展开)》、东汉佛经翻译、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第三种则是各语言白话文的源头,如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话本等。到了元、明、清的近代时期,情况与中古时期类似,既有模仿上古的书面语,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谓的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谓的近代白话,比如《水浒传》、《西游记》等。
文言文并不是一时一地的一种语言,因此不同时代或地区的文献,在语法和词汇上会有差异。 在20世纪之前,以汉字书写的文言文,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琉球、台湾以及越南,是士大夫都能通晓的,故文言文使用在几乎所有正式的文书上,因而能以笔谈的方式跨越语言之间的屏障,如19世纪时操朝鲜语的朝鲜王朝云岘君与清朝大臣吴长庆笔谈、20世纪操闽南语的林献堂与清朝的梁启超于日本长崎笔谈。然而20世纪之后,汉文在中国的地位逐渐被北语白话文取代,而其他国家及地区则开始推行并采用当地语言的白话书面语文;而东亚的共通语则以英文取代。
文言文中“苟”的意思:
1、随便;苟且。
例:《鱼我所欲也》:“故不为苟得也。”译文: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2、暂且这姑且。《陈情表》:“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译文: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3、假设;如果。《陈涉世家》:“苟富贵,勿相忘。”译文:如果将来变成大富大贵的人,不要忘了对方。
4、只要。《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译文:如果我的心是正直的啊,虽处穷乡僻壤又有何伤!
苟基本字义:
1、姑且,暂且:~安。~延残喘。~且。~且偷生。
2、马虎,随便:~得。~合。不敢~同。
3、如果,假使:~非其人。“~富贵,勿相忘”。
4、代替姓“芶”。(此姓是因为最初电脑拼音输入法无法打出“芶”而临时更改的姓,其中还有一部分临时更改为“敬”)非姓氏。
5、由该字的亚文化含义以及“姑且”的含义引申出的“避战”,“保存实力”的含义:~一~,不要浪。(多见于网络游戏)
文言文苟的意思:
1、随便;苟且。
2、暂且这姑且。
3、假设;如果。
4、只要。
苟的基本字义:
1、姑且,暂且:苟安。苟延残喘。苟且。
2、马虎,随便:苟得。苟合。不敢苟同。
3、如果,假使:苟非其人。“苟富贵,无相忘”。
4、姓。
苟笔画并组词
笔画
组词
1、苟存:[gǒu cún]
苟且生存。
2、苟活:[gǒu huó]
苟且图生存:忍辱~。
3、苟同:[gǒu tóng]
随便地同意:未敢~。
4、苟全:[gǒu quán]
苟且保全(生命):~性命。
5、苟且:[gǒu qiě]
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偷安。
gǒu
①<副>随便;苟且。《鱼我所欲也》:“故不为苟得也。”《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
②<副>暂且这姑且。《陈情表》:“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③<连>假设;如果。《陈涉世家》:“苟富贵,勿相忘。”
④<连>只要。《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苟简】草率而简略。
【苟美】近于美好。
1、姑且,暂且:
苟者,偷合之称。所以行无廉隅,不存德义,谓之苟且。——《匡谬正俗》。按,累呼曰苟且,单呼曰苟。
且苟而赋。——《国语·鲁语》
临财毋苟得。——《礼记·曲礼上》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马虎,随便: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不苟事言说。——《元史·良吏传》
又如:一丝不苟;不苟言笑;苟言(言谈轻率随便)
贪求。如:苟利(贪求不正当的利益);苟冒(贪求);苟欲(贪求;不正当的欲望);苟贪(贪求)
卑下。如:苟贱(卑鄙下贱);苟辞(诌媚之言)。
3、如果,假使: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贾谊《论积贮疏》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宋·苏轼《超然台记》
苟公子相助,敢不如命!——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又如:苟或(假如;如果);苟能坚持,必将胜利。
4、从艸,句(gōu)声。本义:草名。又:菜名。同本义。
苟,苟草也。——《说文》
苟贞夫。——《急就篇》。注“苟,草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