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这个姓的由来????
詹(Zhān)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姓苑》所载,周宣王封庶子于詹,称詹侯,建立詹国,其子孙以国为氏。 2、据《路史》所载,相传古帝虞舜封黄帝之后得詹(同瞻,备受尊敬)者,子孙因以为氏。 3、出自以官名为氏。据《百家姓溯源》所载,古代负责詹(占)卜的官职叫詹尹官,其后人有以官职命姓者,称詹姓。 4、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晋有詹嘉、郑有詹伯,均以邑为氏。 5、出自小数民族有詹姓。今蒙古、土家、台湾土著、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詹姓源起久远而又头绪繁杂。 其中一种最主要的说法是,詹姓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姓苑》所载,周宣王封庶子于詹,建立詹国,为侯爵,史称詹文侯,其子孙以国为姓。詹文侯在周幽王时任少师,见幽王宠爱褒姒,不理政事,遂辞职返回自己的封地。后来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亡国之祸,自己也命丧黄泉。而詹文侯虽然是幽王的庶兄,却明哲保身,毫发无损,其子孙也得以成功逃过一劫。因詹文侯首封于詹,故后世子孙尊其为詹姓得姓始祖。 历史上,詹姓形成了河间、渤海等郡望。因此,从这两地播迁出去的詹姓人,便以“河间衍派”、“渤海衍派”作为自己的堂号。 据史料记载,早在晋“永嘉之乱”时,就有詹姓先人詹秉邦带兵入闽,居建州。唐光启元年(公元885年),河南光州固始人詹缵随王潮、王审之入闽,任前锋兵马使,后退居仙游县植德山下。 詹缵之孙詹敦仁因三避闽国高官,由仙游遁迹晋江,后移居泉州城北泉山(现清源山)。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5年),詹敦仁受命首任清溪县令,终老此地。安溪詹氏均为詹敦仁之后裔,分芹山、厚卿、楚苑、美楼、凤池、安厚、扬美七个支派,现分散居住在虎邱、西坪、湖头、蓝田、龙涓、城厢等多个乡镇和祥华的多个村落。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安溪詹氏三世詹延迁居同安上陵,现有后裔1500多人;后又有裔孙于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迁居华安县现都,现有后裔3000多人。 近代以来,安溪詹氏不断外迁,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印尼、菲律宾、荷兰、意大利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均有詹敦仁的后裔。仅在台湾地区,安溪籍詹氏后裔就多达数万人。
詹(Zhān)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姓苑》所载,周宣王封庶子于詹,称詹侯,建立詹国,其子孙以国为氏。 2、据《路史》所载,相传古帝虞舜封黄帝之后得詹(同瞻,备受尊敬)者,子孙因以为氏。 3、出自以官名为氏。据《百家姓溯源》所载,古代负责詹(占)卜的官职叫詹尹官,其后人有以官职命姓者,称詹姓。 4、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晋有詹嘉、郑有詹伯,均以邑为氏。 5、出自小数民族有詹姓。今蒙古、土家、台湾土著、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詹姓源起久远而又头绪繁杂。 其中一种最主要的说法是,詹姓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姓苑》所载,周宣王封庶子于詹,建立詹国,为侯爵,史称詹文侯,其子孙以国为姓。詹文侯在周幽王时任少师,见幽王宠爱褒姒,不理政事,遂辞职返回自己的封地。后来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亡国之祸,自己也命丧黄泉。而詹文侯虽然是幽王的庶兄,却明哲保身,毫发无损,其子孙也得以成功逃过一劫。因詹文侯首封于詹,故后世子孙尊其为詹姓得姓始祖。
直接到百度百科搜詹姓。上面有
詹(Zhān)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姓苑》所载,周宣王封庶子于詹,称詹侯,建立詹国,其子孙以国为氏。 2、据《路史》所载,相传古帝虞舜封黄帝之后得詹(同瞻,备受尊敬)者,子孙因以为氏。 3、出自以官名为氏。据《百家姓溯源》所载,古代负责詹(占)卜的官职叫詹尹官,其后人有以官职命姓者,称詹姓。 4、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晋有詹嘉、郑有詹伯,均以邑为氏。 5、出自小数民族有詹姓。今蒙古、土家、台湾土著、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詹姓源起久远而又头绪繁杂。 其中一种最主要的说法是,詹姓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姓苑》所载,周宣王封庶子于詹,建立詹国,为侯爵,史称詹文侯,其子孙以国为姓。詹文侯在周幽王时任少师,见幽王宠爱褒姒,不理政事,遂辞职返回自己的封地。后来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亡国之祸,自己也命丧黄泉。而詹文侯虽然是幽王的庶兄,却明哲保身,毫发无损,其子孙也得以成功逃过一劫。因詹文侯首封于詹,故后世子孙尊其为詹姓得姓始祖。 历史上,詹姓形成了河间、渤海等郡望。因此,从这两地播迁出去的詹姓人,便以“河间衍派”、“渤海衍派”作为自己的堂号。 据史料记载,早在晋“永嘉之乱”时,就有詹姓先人詹秉邦带兵入闽,居建州。唐光启元年(公元885年),河南光州固始人詹缵随王潮、王审之入闽,任前锋兵马使,后退居仙游县植德山下。 詹缵之孙詹敦仁因三避闽国高官,由仙游遁迹晋江,后移居泉州城北泉山(现清源山)。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5年),詹敦仁受命首任清溪县令,终老此地。安溪詹氏均为詹敦仁之后裔,分芹山、厚卿、楚苑、美楼、凤池、安厚、扬美七个支派,现分散居住在虎邱、西坪、湖头、蓝田、龙涓、城厢等多个乡镇和祥华的多个村落。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安溪詹氏三世詹延迁居同安上陵,现有后裔1500多人;后又有裔孙于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迁居华安县现都,现有后裔3000多人。 近代以来,安溪詹氏不断外迁,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印尼、菲律宾、荷兰、意大利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均有詹敦仁的后裔。仅在台湾地区,安溪籍詹氏后裔就多达数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