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字的由来
许慎《说文解字》说:“前,齐断也。从刀,歬声。”小篆的“前”(图7),除了刀外,还与舟联系起来。根据段玉裁等《说文》专家的解释,齐断实即剪断,“前”其实是刀的名称,是“剪”的本字;而现在前进、前后的前原来是没有侧刀形(刂)的,只是从止从舟,作止在舟上的形状:歬。现代前字的䒑与月两部分便是由“止”和“舟”演变而来的。
许慎说:“不行而进谓之歬,从止,在舟上。”从常理推论,“止”代表人的脚,止在舟上就是人站在船头的象征。整个字的意思是人虽然不走路,但船朝前行进,人也就前进了。寓意非常明显。庄子所说“坐而至越者舟也”(能够坐着而到达越国的是船),无异是对前字的注释。
《说文》的解释与金文也相合。金文“前文人”(前代有文德之人,即祖先)的前字,见于好几件器物,结构与小篆全同。如图3。可见小篆的直接来自金文。
把“不行而进”看作前的本义,用以解释“止在舟上”的字形,大概是春秋以后的事。《太平御览》第758卷所引《衡波传》记载的一则孔门逸事,可以作为参考:子贡久出不归,孔子与弟子们占卦,得到鼎卦,大家都说“无足",子贡不会来了。只有颜回一个人偷偷地在笑。孔子说,颜回在笑,是说子贡会来吧。颜回道:所谓“无足”,是说乘船前来,就要到了。第二天早上子贡竟回来了,应验了颜回的推断。这则故事的可信程度当然有限,但“乘舟而来”暗寓前字,“无足者乘舟而来”的思想在当时应是有代表性的。
然而,前的本来形状是否是歬,“不行而进”云云是否就是正确的解释,仍然有值得怀疑的地方。甲骨文有个字写作图1,似乎是金文前字的前身。加上彳或行,就成图2。从甲骨文分析,这个字不从舟,而是从“凡”(盘的古文),是从止在盘中,该是洗脚的意思。后代用作前进、前后的前,是假借的关系。古代舟和凡形状比较接近,容易写讹,把舟写成凡(盘),把凡写成舟,都是可能的。如此说不谬,则从甲骨文演变为金文,由商至周,洗脚的盘子逐渐变成了交通工具舟;“洗脚”与“乘船”,虽然都属会意的范畴,但彼此相去未免太远了。字形无论如何演变,古人总有办法根据变化了甚至讹变了的字形作出自以为正确的解说,还把它说成是该字的本义。
姑且抛开甲骨文不论,那么,自金文以来,前进的前字本应作歬,和杀人断物的刀是毫无关系的;从“刀(刂)”的“前”原是将某物剪断、剪齐的形声字,剪刀的剪的本字。但传世的各种典籍,却绝不见止在舟上的“歬”字,凡前进、前后的前字都用本义为剪刀的“前”。本来已经有了刀的前又再加上一把刀变成剪。一些文字学家于是说“剪”是“俗字”,“非”。不仅如此,又把“羽初生”的翦字拉来做翦灭的翦;此外,还造出个揃字,加上一只手,以示剪(翦)灭要用力。《史记·蒙恬列传》“周公自捕揃爪以沉于河”(周公自己把指甲剪下来扔到河里去),便是一证。不管怎样“俗”,怎样“非”,借也罢,不借也罢,已成事实,谁也否定不了,制止不了,谁也不去计较“见形知义”之类的大原则,而是只顾实用,不问其他。结果,汉字这种借来借去,重床叠架,“形声相益”,反复孳乳的“优点”使得它越益繁复、庞杂,以致陷人自相矛盾的境地而无法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