糗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糗
qiǔ(ㄑㄧㄡˇ)
[1]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
[2]饭或面食粘连成块状或糊状。
------〖词性与应用〗-------
糗
qiǔ
【名】
(形声。从米,臭声。本义:炒熟的米麦等谷物)
[1]同本义
糗,熬米麦也。——《说文》
糗饵粉飺。——《周礼·笾人》
糗一筐。——《国语·楚语》
舜之饭糗茹草也。——《孟子·尽心下》
又如:糗芳(芳香的干粮);糗糒(干粮);糗饵(将米麦炒熟,捣粉制成的食品)
[2]姓
★部首: 米 笔画: 6 外笔画:10
☆笔顺码:4312343251111344
糗
qiǔ(ㄑㄧㄡˇ)
[1]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
[2]饭或面食粘连成块状或糊状。
------〖词性与应用〗-------
糗
qiǔ
【名】
(形声。从米,臭声。本义:炒熟的米麦等谷物)
[1]同本义
糗,熬米麦也。——《说文》
糗饵粉飺。——《周礼·笾人》
糗一筐。——《国语·楚语》
舜之饭糗茹草也。——《孟子·尽心下》
又如:糗芳(芳香的干粮);糗糒(干粮);糗饵(将米麦炒熟,捣粉制成的食品)
[2]姓
★部首: 米 笔画: 6 外笔画:10
☆笔顺码:4312343251111344
-----------------------------------
煮熟的水饺盛出后一会儿不动就会黏结在一起,济南话说作:
A、糗了
B、坨了
稀饭或带汤水的面食(如面条)煮熟后,由于放了一段时间未动而成稠状,济南人称为“糗(音qiǔ)”。比如说:“赶紧吃吧,面条下出来都糗了。”在现代汉语中,读qiǔ的只有这一个“糗”字。糗,在古汉语中是个动词,指的是“熬粥”;同时它又是个名词,指的是“干粮”,这是古代辞书《广韵》和《说文解字》上说的,原话是:“熬米麦也。又干饭屑也。”《孟子·尽心下》中有句“舜之饭糗,茹草也”,其中“糗”用的就是它的名词意义。
济南话里的“糗”,保留了它古汉语的动词意义,并且有了延伸。比如,用慢火以较长时间熬煮糊状米饭,济南人就说“糗饭”。可以这样理解,“糗”是一个由稀渐稠的过程,“糗”的主体也不是所有“面食”。一些词典把它解释为“饭或面食成块状或糊状”,显然不确切。就说面食,馒头是不会“糗”的,水饺也是不会“糗”的。水饺煮熟后,盛在盘子里一段时间不动,会粘连在一起,济南人不说“糗了”,而是说“坨(音tuó)了”。
后来“糗”的词义进一步发展,其主体就不光是面食,而且还可以指人。长时间闲呆在一个地方,济南人也说作“糗”,如:“我都糗在这里好几年了。”再如:“成天糗在家里无所事事,你也出去找个活干?”有意识地怠工、故意执拗不语,济南话也叫“糗”,如:“上了班,他就干糗着,么都不干。”再如:“你就糗吧,惹急了眼我还揍你。”你看,一个“糗”,比普通话的“呆”要来得深刻、生动得多。
女作家袁静在《小黑马的故事》里,曾描写一个小乞丐唱数来宝,很形象地用到了这个词:“咳,你要打,我不走,大大的工夫慢慢地‘求’(注:读上声,泡蘑菇的意思)。”“‘求’到黑里你管饭,要给孬的我不干。”这里作者用的是“求”,而且还加了注解,真是够麻烦的了。若是作者顺手拈来植一“糗”字,恐怕就不会费这么大劲了。
“糗”是一个方言词语,过去使用范围较小、频率不高。没想到,进入网络时代后,它竟一下子“红”遍了全国,“出糗”、“糗事”之类的词语人们早已是耳熟能详。不过,此“糗”非彼“糗”,意义上也已是风马牛了。
糗 qiǔ ㄑㄧㄡˇ
①干粮,炒米粉或炒面。
②饭或面食粘(zhān)连成块状或糊状。
qiu;意思是丑事、丢人事之类
qiǔ,
基本字义
1.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2.
饭或面食粘连成块状或糊状。现引申为令人尴尬,无可奈何,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
是丑得意思。QIU
糗大了qiu
糗
qiǔ(ㄑㄧㄡˇ)
[1]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
[2]饭或面食粘连成块状或糊状。
------〖词性与应用〗-------
糗
qiǔ
【名】
(形声。从米,臭声。本义:炒熟的米麦等谷物)
[1]同本义
糗,熬米麦也。——《说文》
糗饵粉飺。——《周礼·笾人》
糗一筐。——《国语·楚语》
舜之饭糗茹草也。——《孟子·尽心下》
又如:糗芳(芳香的干粮);糗糒(干粮);糗饵(将米麦炒熟,捣粉制成的食品)
[2]姓
★部首: 米 笔画: 6 外笔画:10
☆笔顺码:4312343251111344
-----------------------------------
煮熟的水饺盛出后一会儿不动就会黏结在一起,济南话说作:
A、糗了
B、坨了
稀饭或带汤水的面食(如面条)煮熟后,由于放了一段时间未动而成稠状,济南人称为“糗(音qiǔ)”。比如说:“赶紧吃吧,面条下出来都糗了。”在现代汉语中,读qiǔ的只有这一个“糗”字。糗,在古汉语中是个动词,指的是“熬粥”;同时它又是个名词,指的是“干粮”,这是古代辞书《广韵》和《说文解字》上说的,原话是:“熬米麦也。又干饭屑也。”《孟子·尽心下》中有句“舜之饭糗,茹草也”,其中“糗”用的就是它的名词意义。
济南话里的“糗”,保留了它古汉语的动词意义,并且有了延伸。比如,用慢火以较长时间熬煮糊状米饭,济南人就说“糗饭”。可以这样理解,“糗”是一个由稀渐稠的过程,“糗”的主体也不是所有“面食”。一些词典把它解释为“饭或面食成块状或糊状”,显然不确切。就说面食,馒头是不会“糗”的,水饺也是不会“糗”的。水饺煮熟后,盛在盘子里一段时间不动,会粘连在一起,济南人不说“糗了”,而是说“坨(音tuó)了”。
后来“糗”的词义进一步发展,其主体就不光是面食,而且还可以指人。长时间闲呆在一个地方,济南人也说作“糗”,如:“我都糗在这里好几年了。”再如:“成天糗在家里无所事事,你也出去找个活干?”有意识地怠工、故意执拗不语,济南话也叫“糗”,如:“上了班,他就干糗着,么都不干。”再如:“你就糗吧,惹急了眼我还揍你。”你看,一个“糗”,比普通话的“呆”要来得深刻、生动得多。
女作家袁静在《小黑马的故事》里,曾描写一个小乞丐唱数来宝,很形象地用到了这个词:“咳,你要打,我不走,大大的工夫慢慢地‘求’(注:读上声,泡蘑菇的意思)。”“‘求’到黑里你管饭,要给孬的我不干。”这里作者用的是“求”,而且还加了注解,真是够麻烦的了。若是作者顺手拈来植一“糗”字,恐怕就不会费这么大劲了。
“糗”是一个方言词语,过去使用范围较小、频率不高。没想到,进入网络时代后,它竟一下子“红”遍了全国,“出糗”、“糗事”之类的词语人们早已是耳熟能详。不过,此“糗”非彼“糗”,意义上也已是风马牛了。
高级汉语词典
糗 qiǔ
〈名〉(形声。从米,臭声。本义:炒熟的米麦等谷物)
同本义 [cooked dry food for journey]
糗,熬米麦也。——《说文》
糗饵粉飺。——《周礼·笾人》
糗一筐。——《国语·楚语》
舜之饭糗茹草也。——《孟子·尽心下》
又如:糗芳(芳香的干粮);糗糒(干粮);糗饵(将米麦炒熟,捣粉制成的食品)
姓
常用词组
糗粮 [dry food (grain)] 干粮
持乃糗粮。——《广东军务记》
国际标准汉字大字典
糗 qiǔ ㄑㄧㄡˇ
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
饭或面食粘连成块状或糊状。
郑码:UFGS,U:7CD7,GBK:F4DC
笔画数:16,部首:米,笔顺编号:4312343251111344
现在多指一些不好的丢人现眼的事情
就是一个人发生过的一些比较丢脸比较尴尬的事情
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