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 在古文中的意思
譬 pì
◎ 打比方:~如。~犹。~若。~语。~喻(比喻)。
◎ 领悟。
◎ 晓谕:~解。~说(晓示述说)
详细字义
◎ 譬 pì
〈名〉
(1) (形声。从言,辟声。本义:譬如,比喻) 同本义
譬,喻也。——《说文》
譬彼舟流。——《诗·小雅·小弁》
能近取譬。——《论语》
臣窃为公譬可也。——《战国策·齐策》
(2) 又如:譬如(举例以比喻);譬犹(譬诸。譬若。譬如);譬况(比喻形容);譬谕(比喻)
词性变化
◎ 譬 pì
〈动〉
(1) 晓谕,使人知晓
又譬诸外戚。——《后汉书》。注:“譬,晓谕也。”
(2) 又如:譬称(用譬喻的言辞解说);譬类(以类相比喻)
(3) 明白,晓得
言之者虽诚,而闻之未譬。——《后汉书》。注:“譬,犹晓也。”
常用词组
◎ 譬解 pìjiě
(1) 开导劝解
他千方百计去譬解她
(2) 解释;说明
譬解过去
◎ 譬如 pìrú
(1) 举个例子,打个比方;例如
(2)比如,好比
天下之势譬如一身。——宋· 苏轼《教战守策》
◎ 譬若 pìruò
譬如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譬若以肉投馁虎。——《史记·魏公子列传》
◎ 譬语 pìyǔ
用来打比方的话
◎ 譬喻 pìyù
(1) 比喻,例如
(2) 劝说
也叫阿妈来譬喻他几番。——《警世通言》
譬、避、辟、僻、擗---- 《左传·昭公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杜预注:“辟,邪也;衷,正也。”辟作“僻”解。《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辟作“擗”解,即捶胸。《诗经·邶风·柏舟》:“寤辟有票(“票”加提手旁)。”辟作“避”解。《礼记·儒行》:“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辞怨。”《札记·中庸》:“辟如行远,必自迩。”辟作“譬”解。(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7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譬 pì
◎ 打比方:~如。~犹。~若。~语。~喻(比喻)。
◎ 领悟。
◎ 晓谕:~解。~说(晓示述说)
详细字义
◎ 譬 pì
〈名〉
(1) (形声。从言,辟声。本义:譬如,比喻) 同本义
譬,喻也。——《说文》
譬彼舟流。——《诗·小雅·小弁》
能近取譬。——《论语》
臣窃为公譬可也。——《战国策·齐策》
(2) 又如:譬如(举例以比喻);譬犹(譬诸。譬若。譬如);譬况(比喻形容);譬谕(比喻)
词性变化
◎ 譬 pì
〈动〉
(1) 晓谕,使人知晓
又譬诸外戚。——《后汉书》。注:“譬,晓谕也。”
(2) 又如:譬称(用譬喻的言辞解说);譬类(以类相比喻)
(3) 明白,晓得
言之者虽诚,而闻之未譬。——《后汉书》。注:“譬,犹晓也。”
常用词组
◎ 譬解 pìjiě
(1) 开导劝解
他千方百计去譬解她
(2) 解释;说明
譬解过去
◎ 譬如 pìrú
(1) 举个例子,打个比方;例如
(2)比如,好比
天下之势譬如一身。——宋· 苏轼《教战守策》
◎ 譬若 pìruò
譬如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譬若以肉投馁虎。——《史记·魏公子列传》
◎ 譬语 pìyǔ
用来打比方的话
◎ 譬喻 pìyù
(1) 比喻,例如
(2) 劝说
也叫阿妈来譬喻他几番。——《警世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