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羌是什么意思?
羌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他的分布范围极广。
主要部族分四大块:1、新疆羌,这个是羌族的主力,也曾经长期骚扰汉朝
2、荆州羌,以武陵羌为主,在两汉时期经常谋反
3、西藏羌,这个我没有从正史上看到过,但是有地图表示,西藏在早期是有羌人的。后来一部分学者也认为西藏和羌人有很大的联系。后来的党项,就是汉化以后的西藏羌。这个学术界尚有争议。
4、四川羌。四川古代有三个民族:巴、蜀、羌,根据三星堆遗址的考证,历史学家推测羌人一度最为强大,后来巴蜀联合打败了羌,四川以后就没有羌这个民族了。四川的羌人很可能和新疆、西藏的羌人有些联系。
“羌”字在古代有如下意思:
1、用作名词,意思是:中国西北少数民族之一。旧称为西戎,分布在今大陆地区青海、甘肃、四川一带。
2、用作名词,意思是:动物名。鹿科麂属。全身披褐色短毛,雄羌头上长角,形体大小及吠声似狗。行动隐密敏捷,常出没在清晨及傍晚时的山地浓密林区,以野菜、鲜草、嫩叶为食。
3、姓。如晋代有羌迪。
4、用作助词,句首发语词,无义。
古文出处:先秦·屈原 《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释义:他们宽恕自己却猜疑别人啊,一个个钩心斗角满心嫉妒。
5、用作连词,意思是:乃、却、反而。表示转折、并列或假设。
古文出处:先秦·屈原 《离骚》:「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释义:分明约好了在黄昏,为什么中途改变了心意?
扩展资料“羌”字的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种也。西南 僰人、僬侥,从人;盖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唯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於海。”有以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羌,西戎部落的牧羊人。字形采用“人、羊”会义。南方蛮闽的“闽”,字形采用“虫”作边旁,北方边狄的“狄”,字形采用“犬”作边旁,东方貉的“貉”,字形采用“豸”作边旁,西方羌族的“羌”,字形采用“羊”作边旁:这些代表六种人。西南僰人、僬侥,字形都采用“人”作边旁;
大概是因为他们处在坤地,颇有顺理的品性。只有东夷的“夷”采用“大”作边旁。“大” 字,其实就是“人”字。夷地民俗仁厚,仁厚的人长寿,那里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 说:“我们所在的地区道义不被推行,所以有人想去往九夷之地,于是乘桴筏漂浮于东海。”大概有这事吧。
“羌”字组词:
1、羌无故实:意思是指不用典故或没有出处。
2、羌年:羌族的传统节日。
3、羌鹫:动物名。鹫鹰目猛禽类。体较小,羽色暗褐带灰。额、腰、腕为白色,嘴、脚为鲜红色。性凶悍,栖于海滨,以水生动物及小兽为食。
4、羌管:羌笛。
5、羌帖:俄国旧货币卢布票的俗称。原流通于中东铁路一带,今已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羌 (汉字)
羌,狭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民族名称,广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
1、(会意兼形声。从人,从羊,羊亦声。本义:羌族,古代西部民族之一)
2、同本义 [the Qiang(Chiang)nationality,living in Sichuan]西戎牧羊人也。——《说文》庸蜀羌髳。——《书·牧誓》
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茂汶县、汶川县、松潘县境内。
4、西戎 [Qiang,an ancient nationality in China]。中国古代西部的民族,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为主;和汉族杂处的部分羌人,逐渐从事农耕,与汉族融合
羌这个字念什么
羌人曾是古东方大族,形成于青藏高原地区,也就是藏族古称。以羊为图腾(早先以畜牧业为主)。关于“羌”的文字记录见于商代。殷商甲骨文中频繁出现“羌”这个字,意为奴隶。
历史上因时代、地域的不同,羌人又被称之为“姜”、“羌”、“氐羌”、“羌戎”、“西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