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繁体:掩耳盜鈴
意思: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比喻自欺欺人。
来源:《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例句:做事情一定要诚恳,不要万事都是~的。
欺世盗名(qī shì dào míng)繁体:欺世盗名
意思: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来源:《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
例句:他善于~,其实作恶多端,只是未被发觉罢了。
江洋大盗(jiāng yáng dà dào)繁体:江洋大盜
意思:在江河海洋上抢劫行凶的强盗。
来源:《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小妇人父及夫;俱为江洋大盗所杀。”
例句:这一带经常有~出现,一般商船不敢独行。
监守自盗(jiān shǒu zì dào)繁体:監守自盗
意思: 自己负责看管的公共财物。
来源: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例句:这是一件一群人~,上下其手,贪污公款的弊案。
掩耳盗锺(yǎn ěr dào zhōng)繁体:掩耳盗鍾
意思:见“[[掩耳盗钟]]”。
大儒纵盗(dà rǔ zòng dào)繁体:大儒縱盗
意思:大儒 dàrú 旧时指学问渊博而著名的学者。
蒋干盗书(jiǎng gàn dào shū)繁体:蔣幹盜書
意思:作宾语、定语;指中计,歇后语: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来源:三国演义
例句:~是一出精彩的好戏,但实际上,曹操岂是能被这种儿戏蒙骗的主儿,而周瑜也不会热衷于明眼一看便知的拙劣表演。
要利盗名(yào lì dào míng)繁体:要利盗名
意思:以不正当手段逐取名利。
无兄盗嫂(wú xiōng dào sǎo)繁体:無兄盜嫂
意思: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后以"无兄盗嫂"指无中生有的毁谤。三国魏曹操《劐整齐风俗令》:"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上者也。"
来源: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
慢藏诲盗(màn cáng huì dào)繁体:慢藏誨盜
意思:慢:懈怠,怠慢。诲:教导,教诲。收藏财物不谨慎,等于告诉盗贼,可以来偷东西。指因保管疏忽而招致 。
来源:《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例句:古圣人所教的“~,冶容诲淫”,就是说子女玉帛的处理方法,是应该坚壁清野的。
不饮盗泉(bù yǐn dào quán)繁体:不飲盗泉
意思:比喻为人廉洁。
来源:《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例句:渴~水,热不息恶木荫。
盗钟掩耳(dào zhōng yǎn ěr)繁体:盗鐘掩耳
意思:后以'盗钟掩耳'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来源:《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监主自盗(jiān zhǔ zì dào)繁体:監主自盜
意思: 自己所负责经管的公家财物。
来源:〖出处〗《旧唐书·杨炎传》:“更召他吏绳之,曰:‘监主自盗,罪绞。’”
偷猫盗狗(tōu māo dào gǒu)繁体:偷猫盗狗
意思: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来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
盗玉窃钩(dào yù qiè gōu)繁体:盗玉竊鈎
意思: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玉,贵物;钩,贱物。
来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吏条陈》:“盛宣怀不过邮传部大臣耳,倘使处于总协理大臣地位,则盗玉窃钩,何事尚不可为。”
盗跖之物(dào zhí zhī wù)繁体:盗蹠之物
意思: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来源: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
例句: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
盗名暗世(dào míng àn shì)繁体:盗名暗丗
意思: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来源:《荀子·不苟》:“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
赍盗粮(jī dào liáng)繁体:賫盜糧
意思:送粮食给盗贼。比喻做危害自己的蠢事。
陈寔遗盗(chén shí wèi dào)繁体:陳寔遺盜
意思:对待别人犯的错误不应该一味的责罚,而应对之教导,使其能够从错误中走出来·也反应出教导者有着高尚品格。
不食盗食(bù shí dào shí)繁体:不食盗食
意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来源:《吕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