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yī gǔ zuò qì)繁体:一皷作氣
意思:原指作战开始时鼓足勇气。现在比喻劲头大时,一口气完成。[近]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来源:《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例句:我们~地完成了任务。
敲锣打鼓(qiāo luó dǎ gǔ)繁体:敲鑼打鼓
意思:一般用于表示热烈欢庆的场面。也比喻进行大肆宣扬,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例句:大家~,迎接凯旋的奥运健儿。
紧锣密鼓(jǐn luó mì gǔ)繁体:緊鑼密鼓
意思: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舆论。
来源:刘绍棠《狼烟》四:“绿树葱茏的太子镇里,传出一阵阵紧锣密鼓的喧响。”
例句:在一阵~之后,一项新的计划终于出台了。
打退堂鼓(dǎ tuì táng gǔ)繁体:打退堂皷
意思:旧官吏退堂时要击鼓。今比喻与人共事而半路退缩。
来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析:“左右;打散堂鼓;将马来;回私宅去也。”
例句: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
鼓舞人心(gǔ wǔ rén xīn)繁体:皷舞人心
意思: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
来源:汉·扬雄《法言·先知》:“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从者,号令乎?”
例句: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
当面锣对面鼓(dāng miàn luó duì miàn gǔ)意思:比喻面对面地争论或商谈。
谏鼓谤木(jiàn gǔ bàng mù)繁体:諫鼓謗木
意思: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柱,让人在上面写谏言,称“谤木”。见《史记•孝文本纪》。
来源:《淮南子》
陶熔鼓铸(táo róng gǔ zhù)繁体:陶熔鼓鑄
意思: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如鼓琴瑟(rú gǔ qín sè)繁体:如鼓琴瑟
意思:琴瑟:古代弦乐器。好像弹奏琴瑟一样。比喻夫妻间像弹奏琴瑟那样和谐美好。
来源:《诗经·小雅·常棣》
悬羊打鼓(xuán yáng dǎ gǔ)意思:把羊吊起来,使羊蹄乱动击鼓。
欢呼鼓舞(huān hū gǔ wǔ)繁体:歡呼鼓舞
意思:形容欢乐兴奋之极。
鼓足干劲(gǔ zú gàn jìn)意思:把劲头鼓足,准备做事。
来源:朱德《上黔灵山》
例句:同学们,要~,力争上游。
敝鼓丧豚(bì gǔ sàng tún)繁体:敝鼓喪豚
意思:击鼓宰猪而求神,徒使鼓破而猪失。谓徒劳无益。
来源:先秦·荀况《荀子·解蔽》:“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鼓衰力竭(gǔ shuāi lì jié)繁体:鼓衰力竭
意思: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来源: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
鼓噪四起(gǔ zào sì qǐ)繁体:鼓噪四起
意思:四面战鼓响起,声势浩大。
来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密锣紧鼓(mì luó jǐn gǔ)繁体:密鑼緊皷
意思:快而密的锣鼓声。表示好戏即将开演。引申指事前紧张的准备工作。
来源: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人。”
鼓脑争头(gǔ nǎo zhēng tóu)繁体:鼓腦争頭
意思:争着出头;要冒尖,强出头。
来源:《全元散曲·柳营曲·风月担》:“勤儿每正鼓脑争头,斗喧呼谢馆秦楼。”
败鼓之皮(bài gǔ zhī pí)繁体:敗皷之皮
意思: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来源:唐·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钟鼓馔玉(zhōng gǔ zhuàn yù)繁体:鐘鼓饌玉
意思:指鸣钟鼓,食珍馐。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来源:唐·李白《将进酒》诗:“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鼓腹讴歌(gǔ fù ōu gē)繁体:鼓腹謳歌
意思:一边拍肚皮,一边唱歌。
来源:《五灯会元·文准禅师》:“鼓腹讴歌笑不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