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 liáng)繁体:餘音繞梁
意思: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屋梁上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
来源:《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句:~,不绝于耳,唱响于我们心中。
靡靡之音(mǐ mǐ zhī yīn)繁体:靡靡之音
意思:柔弱颓废,让人委靡不振的音乐。
来源:《韩非子·十过》:“乃召师涓;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例句:他写的曲子有别于时下流行的~,难怪一出唱片马上就获得广大的回响。
音容笑貌(yīn róng xiào mào)繁体:音容笑皃
意思:指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多用于对亲友或死者的怀念)。
来源:唐·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遣使奠斝;百酸搅肠;音然宛在;曷日而忘?”
例句:直到现在,老师的~依然历历在目。
弦外之音(xián wài zhī yīn)繁体:絃外之音
意思:比喻言外之意,指在话里间接透露没有明说出来的意思。
来源: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例句:我们都没有听出他的话的~。
音容宛在(yīn róng wǎn zài)繁体:音容宛在
意思:音:声音。容:容貌。宛:仿佛。指人的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眼前。多用于怀念死者。也作“音容若在”、“音容如在”。
来源:唐·曹松《巫峡》:“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例句:这位慈祥而乐观的老人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精神长存。
音信杳无(yīn xìn yǎo wú)繁体:音信杳無
意思:没有任何音讯、消息。
来源: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例句:叔叔离家后,就如石沉大海,~。
湮没无音(yān mò wú yīn)繁体:湮没無音
意思:埋没,无人知道。
例句:那泥人而,或是老道孔孟庄墨之流,或是市皮鳖虻莽夫之末,或名传千年,或湮没无音。
泮林革音(pàn lín gé yīn)繁体:泮林革音
意思: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来源:《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
一槌定音(yī chuí dìng yīn)繁体:一槌定音
意思:一锤定音。
来源:朱可 若丁《深深的绿巷》:“一张张笑脸,圆的、长的、苦的、甜的,都来请示,都来要求指点迷津。真神,一槌定音,无处不响。”
例句:邓老对于学生在广场闹事的意见,有著~的作用。
空谷之音(kōng gǔ zhī yīn)意思: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的声音。
空谷跫音(kōng gǔ qióng yīn)繁体:空穀跫音
意思:意思是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
音声如钟(yīn shēng rú zhōng)意思:形容声音响亮。
咬音咂字(yǎo yīn zā zì)繁体:咬音咂字
意思: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
鹿死不择音(lù sǐ bù zé yīn)繁体:鹿死不擇音
意思:指庇荫的地方。音,通'阴'。鹿到了快要死的时候﹐不选择庇荫的地方。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来源:《左传·文公十七年》:“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遗音余韵(yí yīn yú yùn)繁体:遺音余韻
意思:前人作品的馀音和韵致。形容作品美妙。
来源:《宣和书谱·皇象》:“则又见其遗音余韵,得之于笔墨外也。”
水月观音(shuǐ yuè guān yīn)繁体:水月觀音
意思: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吗,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丽俊美。
来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例句:她貌若明月,肌肤丰满白腻,竟有一种~之感。
音容如在(yīn róng rú zài)繁体:音容如在
意思: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来源:《何典》第八回:“真堪爱,如花似玉风流态。风流态,眠思梦想,音容如在。”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qiān chuí dǎ luó , yī chuí dìng yīn)繁体:千錘打鑼
意思: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亦作:[[千棰打锣,一棰定声]]
正声雅音(zhèng shēng yǎ yīn)繁体:正聲雅音
意思:纯正优雅的音乐。
来源:唐·皮日休《通玄子栖宾亭记》:“其正声雅音,笙师之吹竽,邠人之鼓籥,不能过也。”
正始之音(zhèng shǐ zhī yīn)繁体:正始之音
意思:指魏晋玄谈风气。
来源:《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