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打口哨:登高长~。
2.(禽兽)拉长声音叫:虎~。鸟~。
3.泛指发出长而尖厉的声音:风~。飞机尖~着飞过顶空。
〈动〉
(形声。从口,肃声。本义:撮口作声,打口哨)
同本义
啸,吹声也。——《说文》
其嘨也歌。——《诗·召南·江有汜》
不嘨不指。——《礼记·内则》
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封氏闻见记》
登东皋以舒啸。——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俯仰啸歌。——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若啸呼状。——明· 魏学洢《核舟记》
倚修木而啸。——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啸傲林泉(在幽静的山林泉水环抱中隐居);啸吟(长啸哀叹);啸指(以指夹唇吹之作声)
呼召,号召
嘨者,谓若有所召命,若齐庄抚楹而歌耳。——《匡缪正俗》
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楚辞》
又如:啸引;啸召(呼唤;召唤);啸合(召唤聚集);啸侣(呼叫同类;召唤同伴);啸侣命俦(召唤同伴);啸命(高声命令)
鸟兽等的长声鸣叫
虎啸猿啼。——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乳虎啸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鸟啸;啸萃(鸣叫而聚集);啸吼(长声吼叫);啸风(呼风);风嘶雨啸
啸,一种歌吟方式,称之为“啸”。啸不承担切实的内容,不遵守既定的格式,只随心所欲地吐露出一派风致,一腔心曲,因此特别适合乱世名士。历史上的魏晋时期多有名士之啸,亦有妇女之啸。南京西善桥曾出土古代啸的图形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