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笔顺查询网 田字格笔顺笔画 字帖生成器
汉字笔顺查询网 » 汉字文化 » 汉字知识 » 鞴爨纛 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啊

鞴爨纛 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啊

关键词:鞴爨纛 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啊 来源:汉字笔顺查询 浏览:54次 时间:2013-08-29

鞴  鞴 <名>
  车絥,覆盖在车轼上的一种饰物
  絥,《说文》:“车絥也”。鞴,絥同。――《广韵》
  通“服、被、犕”
  “鞴、犕、被、服——古服字,去声,读犕(今简体字为备)。音近逼,即匐。《诗经·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转辗反侧。’服与侧为韵,《诗经》中服字,共有十六处,都作蒲北切下逼。不同今人读为房六切(伏)。古‘服’亦作犕。《易经·系辞下》:‘犕牛乘马。”犕为“马上鞍’。《汉书·外戚传》:‘取它郎 ,以被其马。’又改犕为‘被’。故《后汉书·彭宠传》有‘被马六匹’之语。由于鞍质为‘皮’……杜甫诗有‘我曹鞴马听晨鸡’之句。可见服、犕、被、鞴四字同音通假。(参见《唐韵》正卷十四“服”字条)解放前,京剧扮演主仆者,主人出行,命仆说:‘服马。’即古语遗义。”(引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7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鞴 <动>
  把鞍辔等套在马身上。装备车马
  鞴马宿严霜。――王昌龄《塞上曲》
  又如:鞴马(备驾,装备坐骑);鞴勒(备马)
  鞴bèi 1.指装备车马,把鞍辔等套在马上。
  鞴bù 1.见"鞴靫"。
  鞴bài 1.鼓风吹火的皮囊。俗称风箱。 2.指鼓鞴吹火使熔化。参见"鞴液"。 3.指水受压而喷涌奔流。
  鞴gōu 1.臂套。用皮制成。射箭﹑架鹰时缚于两臂束住衣袖以便动作。 2.用为妇女装饰。 3.谓架(鹰)。 4.皮制鼓风囊。俗称风箱。 爨
  cuàn ㄘㄨㄢˋ
  ◎ 烧火做饭:分居各~。
  ◎ 灶:“客传萧寒~不烟。”
  ◎ 中国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讲百花~》。《文房四宝~》。
  ◎ 演戏:“夫优伶~演,实始有唐《目连救母》之起。”
  ◎ 姓。[2]
   详细字义
  爨 cuàn
  〈动〉
  (1) 烧火做饭
  爨,炊也。——《广雅》
  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说文系传》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2) 又如:爨人(爨夫。厨师);爨室(厨房);爨妇(执炊的女人)
  (3) 烧;烧煮 [burn]
  常若微雷响,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水经注》[2]
  词性变化
  爨 cuàn
  〈名〉
  (1) 炉灶。一种土、陶制的厨房炉子、灶
  翻怜爨下劳薪。——张炎《风人松》
  (2) 又如:爨下(灶下);爨火灶膛里的火;爨烟(吹烟)[2]
  爨 cuàn
  〈地名、姓氏〉
  古乌蛮、白蛮大姓,又是古地域名。魏晋南北朝时由今云南东部地区统治集团爨氏大姓演变而成。晋宋至隋唐时爨氏分为东西两部(均在云南东部),大抵以曲靖至建水为界。东部以乌蛮为主,西部以白蛮为主。元代一般以乌蛮为黑爨以白蛮为白爨。明以后爨则专指“罗罗”。西爨地区的白蛮,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滇僰、叟、爨为主体而不断融合其它各族(主要是迁入这个地区的汉族)人民而形成的一个接受汉族文化较多的民族集团。当时住在洱海地区的“河蛮”及其附近的“松外蛮”,虽都是“白蛮”的一部分还不在爨氏统治的范围内。
  东爨的乌蛮,主要居住着“昆明”人的许多部落。号称“昆明十四姓”、“乌蛮七部落”。主要有“阿竽路”(今东川)、“阿猛”(今昭通)、“夔山”(今大关、镇雄)、“卢鹿”(今宣威及贵州水城西)、“磨弥剑(今宣威、曲靖)“暴蛮”(今贵州兴义、普安)以及四川凉山地区的“勿邓”。
  到了唐宋时期,云南腹地的白蛮和乌蛮,通过异源同流和同源异流的不同途径,逐步形成今白族和彝语支的彝、纳西、哈尼等族。
纛   拼音:dào,笔划:18
  部首:糸,部首笔划:6
  解释1:纛 dào 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笔画数:24;部首:糸
  解释2:纛 dào 【名】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big square banner used in ancient Chinese army〗柳营出号风生纛。——许浑《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