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笔画顺序
关键词:对的笔画顺序 来源:汉字笔顺查询 浏览:200次 时间:2022-11-25
横撇/横钩、点、横、竖钩、点。
基本义指回答、应答。由应答双方引申出敌对、对立,也引申为成双的、配偶,还引申为核对。对又引申作量词,表示成双的人或物。对又用作介词。现代汉语的对还表示正确,与错误相对而言。
“对”的繁体字写作,汉字简化时将左部构件简化为“又”。“对”字甲骨文(图1-2)、金文屡见,尤其是在西周金文中,使用频率很高,异体很多。
其构形像以手(“又”)把持某物。学者们对“图A”为何物做了种种猜测,至今未能达成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商周时期的“对”与“口”、“寸”(《说文》中常常代表法度)没有关联。许慎说“𡭊,应无方也”,是因为汉代之“对”常常用于司法审问的答辞。
罪犯所对是不会以褒辞誉美的,当然就成了“应无方”了。然而验之周代金文的“对扬王休”,都是王对下属有所休美,其下属以实际行动和华美的言辞回应,是十足的“应有方”。
然而,在春秋、战国的出土文献中至今尚未发现确切无疑的“对”字。《说文》以“对”为“𡭊”的或体,治《说文》的学者早已指出“士”为“土”之讹。验之以商周古文字,从“土”的“对”当为正体。
因“对”的常用义是“应答”,所以汉代出现改“土”为“口”的“𡭊”字。 “对”、 “𡭊”二字在汉代构成异体字,与汉文帝改字无关。
对于“对”字的研究还有两个重要问题尚未解决:一是“对”字的构形和本义;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对”字是什么样。这两个问题是互相联系着的,尚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