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论语怎么样
這是錢先生本於《論語》,對孔學進行推廣、闡發、辯析所撰文章的精選彙集。所收入的二十九篇文章皆獨立成篇,思想卻連貫一致。諸篇或就一事做講演,或就一題做精研,無不論據切實,論證嚴謹、結論明確,可以說,本書所錄二十九篇文章,即錢先生一生研究孔學所凝結的二十九顆思想結晶。全書涉及到孔學的方方面面,限於淺識末見,僅就所能略悟者,論其四點。 一、對論語的深入解讀 本書所收入之各篇文章,其立論皆本於《論語》,或有引用其它典籍文獻者,其文亦不外乎儒學經典,其意亦以《論語》為出發點加以引申。有必要將本書與錢先生另一著作《論語新解》做一比較。《新解》是一普及性的讀物,務求人人能讀,提要鉤玄,使讀者識義理之然。而本書是對《論語》思想內涵的深入剖析,很多篇章僅僅圍繞《論語》中一、二條章句做討論、做闡述,使讀者進一步知義理之所以然。書中收入《漫談論語新解》、《談論語新解》及《再談論語新解》三篇,直就《新解》創作動機、寫作過程與學術方法,於折衷群說之方法和考慮加以闡述,於《新解》與“朱注”和“二程”之異同處加以詳論,使讀者更能體會《新解》之深詣和精微。另有《孔子誕辰勸人讀論語並及論語之讀法》及《再勸讀論語並論讀法》兩篇,在《論語》的眾多注疏中專門提出了三部,即何晏的《集解》,朱熹的《集注》,劉寶楠的《正義》,並對三部著作的所長所缺做了中肯評價,認為“朱注”的“考據、義理和辭章三者皆優”,讀論語最應由此入手,又說“讀朱注者必當再讀《新解》,然後於《論語》易於有入門益進之望”。其後又有《談朱子的論語集注》一篇,專就《集注》做議論,介紹了朱子的學術師承,“朱注”的成書過程。在《集注》讀法上,特指出,朱注不應孤立的讀,應“先讀《精義》,再讀《集注》”,若要做深入研究,還應結合《集義》、《語類》、《或問》一起讀,才能了解朱子思想發展和認識變化的過程。 二、對孔學的深微闡釋 孔學博蘊廣涵,然其本則人“心”,所重在“學”與“教”,所學、所教皆人生實事。教人應自灑掃應對中去學,即可上達“天道”,達與“天道”並非就此羽化出世,最終的還要以此“道”措施於人群,以使教與學,內外一體,相互發揚。為學之法有四個階段,遊藝、依仁、據德、志道,四者相通層累,又高下有別。前二者乃“下學”,後二者乃“上達”,而四者一以貫之,則曰:“孝弟”、“忠恕”。在宗族講“孝父母、弟兄長”,在社會講“忠人事,恕人過”,皆一本於己心。學即是學此“為己”的功夫,以學養“仁心”,由“仁心”立乎“已德”,由“己德”見乎“天道”。既知“天道”,還應反之與“人道”,“人道”即“仁道”,仁道即“相人偶”。所謂人群相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推己及人,學優而教,以求人人明道行道。人人得修己德,斯成此大群之共德;大群成其共德,則紛爭消除、恩怨弭散,天下大同,此乃孔學之最高理想。 三、對學術的深刻見地 自孔子建立儒學後的兩千多年間,學術在兩種力量的驅動下不斷發展,一為駁辯,一為和會。此二者,因歷史時勢不同,而各據主導位置。概括而言,世道一統,儒學位於獨尊,學術則兼容並包,諸儒所以和會諸子,融通眾說,使儒學有所調和,有所豐富。世道頹亂,異說蜂起爭鳴,學術則抵拒力斥,諸儒所以駁辯異見,壁壘嚴明,使儒學卓立見尊。如此交替往復中,儒學於孔子後,歷代皆有其發展,成就皆有不同。孟、荀上承孔子,下啟後學,二者於“性善”、“性惡”歧點分明,難以歸於一是。初漢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經學昌明,然漢儒刻意求古,失陷於“專經”、“比附”之弊端。漢儒過於重視事功,忽視了孔學中的心性,致使釋、道兩家趁虛而入,兩漢以下,儒道中衰,隋唐直至五代,儒、釋、道三家竟成鼎足之勢。北宋理學崛起,以心性為學,還本孔學,儒道復興,後轉入“心學”與“理學”之爭,空言“氣象”,不重“實務”,矯枉過正,失於另偏。滿清入關,盜憎主人,諸儒為求逃死,而考據訓詁興起,於學術已陷入末流,未足議也。 四、對文化的深度思考 錢先生說:“文化是物質的、集體的、精神的,三部門之融合體”,此為文化的三個階層,由低到高,相通層累。物質階層是解決人類生存問題的,如自然科學;集體階層是解決人類相處規則的,如禮儀、法律;精神階層是解決人類的精神意志的歸宿的,包括宗教、藝術,它是終極基層,是文化發展的關鍵。 中國的文化,於孔子密切相連,每一個中國人的身上都帶有著孔子精神的碎片,融於一體,無法分割。孔學不是宗教,它從未在人世外另設一絕俗之上帝;不是哲學,從未設定一套嚴格的思辨方法;不同於自然科學,但推動中國在相當漫長的一段歷史中成為世界上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最發達的國家。 這是由於,孔學根植於人文現實而上通於宇宙本原。有無上帝無礙於探索“天命”,因而可以兼容一切宗教;“格物窮理”與“明心見性”相結合,因而可以推動科技進步;以“心”設教,有教無類,因而可以消除一切國別、種族等人類差異。因此孔學不應只成為中華一族之文化,還應成為全世界的文化,成為世界全人類和諧共存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指導人類真正步入和諧發展的新文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