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有几笔画
关键词:耳有几笔画 来源:汉字笔顺查询 浏览:496次 时间:2022-12-10
耳有6笔画:横、竖、竖、横、横、横。
耳(拼音:ěr)是汉语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耳的古字形像人的外耳,本义指听觉器官耳朵,引申指像耳的东西。耳在头两侧,故引申为位置在旁边的,如:耳房、耳门。耳在古代文献当中又用作动词,作闻、听解。“耳”的古音与“矣”相近,故又假借为文言语气词,表限止,相当于“而已”“罢了”,又可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
耳,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耳朵。人体部位是人类最为熟悉的,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最早的认识,表现在字词上面就是这些字词在意义和读音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古到今“耳”的意义基本没有改变过,用作本义讲的“耳朵”在文献中最为常见。
古汉语中有名词用作动词的情况,因此能看到诸如这样的用法——“君其耳而未之目耶?”(《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里的“耳”作“听见、听说”讲。生活中有和“耳”相似的物件,也被命名作耳,例如“木耳”。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部】 耳·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0
《唐韵》而止切。《集韵》《韵会》《正韵》忍止切,竝音洱。《说文》:主听也。《易·说卦》:坎为耳。《管子·水地篇》:肾发为耳。《淮南子·精神训》:肝主耳。《白虎通》:耳者,肾之候也。
又俗以涂巷语为信曰耳食。《史记·六国表》:此与以耳食何异。注:耳食,不能知味也。又凡物象耳形者,皆曰耳。《史记·封禅书》:有雉登鼎耳。《后汉·五行志》:延熹中,京都帻颜短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