劓刖是什么意思
劓刖的意思是割鼻断足;危殆不安貌。劓和刖都是中国古代的刑罚。
劓属五刑内肉刑的一种,被处劓刑的受刑人被割去鼻子。汉文帝时,将应受劓刑的罪改为笞刑。嬴虔又因教导太子无方,而被秦孝公处以此刑。在隋以后,刑典中即不再有劓这种刑罚。
刖指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刖刑在夏朝称膑,周朝称刖,秦朝称斩趾。亦有指刖刑是削去膝盖骨(膑骨)使犯人不能站立的说法。
扩展资料:
公元前一六七年,刘恒下诏废除肉刑,将劓刑改为用笞三百来代替,刘启时更改为笞二百。从此,劓刑体为官刑被取消。但是,后世仍不断有人遵循古制,动辄将人割鼻。南朝梁时,萧衍下诏将劓刑再次废除。
之后,在一些非汉族统治的朝代或非汉族居住的地区,仍正式使用劓刑。如唐代,吐蕃规定的各种肉刑,其中就有劓刑。金代规定对那些犯了重罪而尚不至于被 者,要处以劓刑或割耳等刑罚,使他们留下标记,与一般平民百姓有所区别。
劓刖,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yuè,意思是割鼻断足。
劓割掉鼻子的刑罚。重于墨刑,轻于剕刑。起源于夏,周代广泛适用。战国及秦时与其他刑罚结合使用。汉初亦沿用劓刑。
刖断足的刑罚。也称剕刑。重于劓刑。春秋战国时普遍施用。齐国因受刖刑者多,曾出现“屦贱踊贵”现象,踊就是刖足者穿的鞋。秦及汉初,罪重者斩右趾,罪轻者斩左趾。
扩展资料
汉文帝除肉刑,改刖左趾为笞五百,刖右趾为弃市。至汉景帝时,又下令应弃市的犯人,如愿意刖右趾,可以听许,废除的刖刑又被恢复。自魏晋以后,律典中已无刖刑的规定。但间或亦有实行刖刑者,如唐初一度以断右趾作为减死罪的刑罚。
汉文帝除肉刑,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时,劓刑尚间或使用。隋以后不见于刑典,只有金国早期对于犯重罪的赎刑者(见赎免),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别于一般平民。
危殆不安貌。
读音:yì yuè
解释:危殆不安貌。;割鼻断足。
出处:汉 王符 《潜夫论·梦列》:“倾倚徵邪,劓刖不安。”
译文:倾斜歪斜,已经非常的不安全。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危殆
读音:wēi dài
解释:犹危险。
出处:邹韬奋 《光明的前途与艰苦的过程》:“ 西班牙政府军在本年四月初……形势非常危殆,外籍军事家认为西国战事即可结束。”
2、危险
读音:wēi xiǎn
解释:亦作“ 危嶮 ”。艰危险恶,不安全。谓有可能导致灾难或失败。
出处: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把自己的快乐完全放在一个人的身上是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