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在古文中指的是什么意思?
迸(bèng),在古文中作动词,主要有以下三个义项:
1、从辵,并声。“辵”( chuò)意思是在路上行走。本义:奔散,走散。例如:
(1)督将迸走,死伤过半。——《三国志·满宠传》
(2)时饥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户且尽。——《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
2、涌出,喷射。例如:
(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满眼金星乱迸,身不由己,便倒下了。——《红楼梦》第四十七回
银瓶乍破
3、爆开,断裂。例如:
(1)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水浒传》
(2)只听格喳的一声,那来棍迸为六段。——《儒林外史》第五十一回
乌珠迸出
迸(bèng)在古文中的意思:
①奔散;走散。《三国志·魏书·满宠传》:“督将迸走,死伤过半。”
②喷射;涌流。《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
动〉
(从辵,并声。“辵”( chuò)意思是在路上行走。本义:奔散,走散)
同本义
督将迸走,死伤过半。——《三国志·满宠传》
又如:迸豆之疾(像豆子倒入锅内时乱迸那样快);迸窜(逃窜);迸逸(逃窜)
涌出;喷射
银瓶乍破水浆迸。——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迸泉(涌出的泉水);迸撺(喷涌飞溅);迸放(喷射发出)
爆开,断裂
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水浒传》
又如:迸穴(迸裂而成的洞穴)
冒出,突然向外发出 。
如:迸竹(突出的竹子);迸云(穿云。喻高)
读音:bèng
①<动>奔散;走散。《三国志.魏书.满宠传》:“督将迸走,死伤过半。”
②<动>喷射;涌流。《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
汉字:迸
拼音:bèng
部首:辶
部首笔画:3
总笔画:9
笔顺:捺撇横横撇竖捺折捺
字义解释:
①<动>奔散;走散。《三国志.魏书.满宠传》:“督将迸走,死伤过半。”
②<动>喷射;涌流。《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
迸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如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是涌出,喷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