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笔顺查询网 田字格笔顺笔画 字帖生成器
汉字笔顺查询网 » 汉字文化 » 汉字知识 » 古代州是什么意思

古代州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古代州是什么意思 来源:汉字笔顺查询 浏览:102次 时间:2016-11-09

代州即今忻州市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北踞北岳恒山余脉,南跨佛教圣地五台山麓。
代县文物古迹遍布,雁门关居九塞之首,天下闻名。广武两城是研究我国军事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杨忠武祠,俗称杨家祠堂,祠堂门面阔三间,上悬“奕世将略”、“一堂忠义”、“三晋良将”三块横匾。边靖楼。亦名谯楼,位于代县县城十字街心,明洪七年(公元1374年)建成,楼南面挂着两块巨匾。一为清雍正十一年雁平兵备道汤豫诚所立“声闻四达”,一为道光三十七年知州陈鼎雯所立“雁门第一楼”,楼北雍正十年知州杨 立“威镇三关”。登楼北望雁门,南俯滹沱,全县山川景物一览无余。历代登楼览胜咏诗抒怀者甚多。阿育王塔,俗称白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佛教藏式造型,通高40米。是我国藏式塔中的佳作。

洲,古代同“州”,意指水中的陆地。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含义逐渐变迁,《尔雅》把水中可居住的岛称为洲。这些用法现在还在一些地名中有所体现,比如婆罗洲(现称加里曼丹岛),沙洲等。

当然,现代“洲”一般用来指地球上的七大洲,意思是地球上陆地于陆地之间大的区划。这跟古代的意思已经大相径庭了。

中国先秦时代的地理区域划分单位,东汉以后开始作为行政区划。
先秦时期
中国分为“九州”的时间在人皇时代(公元前2550 年-公元前2520 年)。
这时“州”的划分,更多地体现为地理意义,政治意义相对较弱。
《三皇本纪》:“(人皇)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
《华阳国志》之《巴志》篇引《洛书》曰:“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
人皇时代的“九州”亦称“九囿”,或《诗经》所称的“九有”。传说禹治水以后,也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这应当是对三皇时代九州体系的继承。也有舜时天下分为12州之说,这可能与 (公元前2607 年-公元前2575 年)划分天下为五方十二部的制度有关。

州秦汉三国时期
秦朝建立以后实行郡县制,无州之设置。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元封五年(前106)创部刺史制,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监察区名为州,州设刺史。除13州之外,另在三辅(京兆、右扶风、左冯翊)、三河(河内、河南、河东)、弘农7个郡设司隶校尉部,与州同级,由中央直辖,主管京师附近地区,与13州合称14部州。
西汉的州只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的行政区域。真正的行政区域还只是郡、县两级,郡太守直接与中央政权联系,不必通过州一级。
东汉末年,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全国仍为13州,相当于现行的“省”一级行政单位。这种制度前后延续了四百年左右的时间。

州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段时期,州的面积不断缩小,数量不断增加:
三国时魏有十二州,吴有三州,而蜀只有一州。
西晋初年全国分为十九个州,末年增至二十一个州。
南北朝时,州的范围逐渐缩小,南北方合计有五六十个州。
至南北朝末期,州已经增加到三百多个,相当一部分州已经有名无实了。

州隋唐宋元时期
隋炀帝时为郡县二级制。
唐高祖又改郡为州。全国共有三百几十个州。以后中国历朝不再设郡。
唐代的大州称为府,仍为州级。自从在边境设立节度使后,节度使发展成为州之上、道之下的行政区。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尽罢天下节镇所领支郡,从此全国诸州直辖于中央,州的长官称知州事,简称知州。
辽代诸州有节度州、刺史州之分,分别置节度使和刺史。
金代的州隶属于路,分节镇州、防御州、刺史州3类,以节度使、防御使、刺史为长官。
元代的州有的属于路,有的则属于省,即直隶州。

州明清时期
明清时又改州为府,所以有“兖州府”、“扬州府”等名称。
明代的州有直隶州和属州之分。直隶州上隶于京师或各布政使司,地位视府;属州上隶于府,地位视县。州的长官也称知州。
清承明制,直属于布政使司(省长)的州称直隶州。直隶州有属县,是相当于府一级的地方行政区。隶属于府的州,称散州、属州,是相当于县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直隶州和州的长官都称为知州。

州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苗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设自治州,行政地位在省以下、县以上。县级以上带“州”或“洲”的城市名称中,除了“株洲市”和“满洲里市”用“洲”以外,其他一般皆用“州”。

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