钚字怎么读
读: bù
一、钚的释义:
金属元素,符号Pu(plutonium)。银白色,有放射性,由人工核反应获得。用作核燃料等。
二、说文解字:
三、钚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钚的简介:
钚有六种同位素和四种氧化态,易和碳、卤素、氮、硅起化学反应。钚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时会产生氧化物和氢化物,其体积最大可膨胀70%,屑状的钚能自燃。它也是一种放射性毒物,会于骨髓中富集。因此,操作、处理钚元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二、钚的毒性分析:
钚衰变时会产生α射线。α射线的穿透能力非常弱,在空气中前进几厘米就将能量耗尽。对于环境中的钚并不用太担心。一旦钚进入到人体内,形成的内照射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三、钚的应用:
曼哈顿计划期间制造的“胖子原 ”型钚弹,为了达到极高的密度而选择使用易爆炸、压缩的钚,再结合中心中子源,以刺激反应进行、提高反应效率。因此,钚弹只需6.2公斤钚便可达到爆炸当量,相当于两万吨的 (TNT)。
在理想假设中,仅仅4公斤的钚原料(甚至更少),只要搭配复杂的装配设计,就可制造出一个原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钚
钚,读作bù。
其部首是钅部,笔顺是撇、横、横、横、竖提、横、撇、竖、点,共9画。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是原子能工业的重要原料。
钚(Pu)可作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变剂。投于长崎市的原 ,使用了钚制作内核部分。其也是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的热量来源。
于1940年12月首次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被合成。参与合成者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西博格(伯克利校长)和诺贝尔奖得主埃德温·麦克米伦等人。
扩展资料:
一、历史沿革
1934年,恩里科·费米和罗马大学的研究团队发布消息表示他们发现了元素94。1783年胡塞·德卢亚尔和浮士图·德卢亚尔兄弟发现从黑钨矿可以获得同样的酸。
费米将元素取名 “hesperium”,并曾在他1938年的诺贝尔奖演说中提及。然而,他们的研究成果其实是钡、氪等许多其他元素的混合物。但由于当时核分裂尚未发现,这个误会便一直延续。
1940年美国G.T.西博格、E.M.埃德温·麦克米伦、J.W.肯尼迪和A.C.沃尔用152.4cm回旋加速器加速的16兆电子伏氘核轰击铀时发现钚-238。第二年又发现钚的最重要的同位素钚-239。
1941年,经找到周期表中最后一个可能存在的元素,而考虑过“ultimium”或“extremium”等名称。
二、物理性质
钚和多数金属一样具银灰色外表,又与镍特别相似,但它在氧化后会迅速转为暗灰色(有时呈黄色或橄榄绿)。
钚在室温下以α型存在,是元素最普遍的结构型态(同素异形体),质地如铸铁般坚而质脆,但与其他金属制成合金后又变得柔软而富延展性。
钚和多数金属不同,它不是热和电的良好导体。它的熔点很低(640 °C),而沸点异常的高(3235°C)。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钚(汉语汉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钚(化学元素)
钚字读音:bù
释义:
1、一种放射性元素,是原子能工业的重要原料。
2、姓。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无
形近字:环
环拼音:huán
释义:
1、中央有孔的圆形佩玉。
2、圈形的东西。
3、围绕。
4、相互联系的许多事物中的一个。
5、量词,用于记录射击环靶的成绩。
6、姓。
“钚”的读音为bù 。
释义:金属元素,符号Pu(plutonium)。钚(Pu)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是原子能工业的一种重要原料,可作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变剂。投于长崎市的原 ,使用了钚制作内核部分。其也是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的热量来源。
钚于1940年12月首次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被合成zhidao 。参与合成者包括诺专贝尔奖得主西博格(伯克利校长) 和诺贝尔奖得主埃德温·麦克米伦等人。
扩展资料:
钚有六种同位素和四种氧化态,易和碳、卤素、氮、硅起化学反应。钚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时会产生氧化物和氢化物,其体积最大可膨胀70%,屑状的钚能自燃。它也是一种放射性毒物,会于骨髓中富集。因此,操作、处理钚元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钚的毒性分析:
钚衰变时会产生α射线。α射线的穿透能力版非常弱,在空气中前进几厘米就将能量耗尽。对于环境中的钚并不用太担心。一旦钚进入到人体内,形成的内照射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汉语-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钚 (化学元素)
钚
拼音:bù
基本释义
一种放射性元素,是原子能工业的重要原料。
bu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