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笔顺是什么?
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捺。
方字详解:
一、详细信息:
拼音:fāng
部首:方
笔画:4
二、笔顺图:
三、基本释义:
1、正四边 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
2、正直:品行~正。
3、方向;方面:东~。双~。
4、办法:千~百计。领导有~。
5、地点;地区:前~。~言。
6、治病的药单:药~。处~。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西方
[xī fāng]
方位词。西
2、平方
[píng fāng]
也叫二次方。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叫做这个数的平方。如3×3叫做3的平方,记作32。
3、多方
[duō fāng]
表示从多方面:~设法。~劝慰。
4、后方
[hòu fāng]
方位词。后面;后头:在我舰的~,发现一艘潜艇。
5、双方
[shuāng fāng]
在某一件事情上相对的两个人或集体:男女~。缔约国~。~互不相让。
方的笔顺是什么?
方字笔顺为:点、横、横折钩、撇。如下图所示
“方”字的笔顺:点、横、横折钩、撇。无论是古人的书写习惯,还是现在的规范写法,都是最后写撇画。
方:点,横,撇,横折钩
点、横、撇、折弯钩。
罗瑞先生知道普洛丝小姐很妒忌。可是他现在也明白,她在她那古怪的外表之下却是一个毫不自私自利的女人–只有女人才可能这样–这种人纯粹为了爱与崇拜心甘情愿去做奴隶,为她们已失去而别人还具有的青春服务,为她们所不曾有过的美丽服务,为命运没有赋予她们的成功服务,为从未照临过她们那阴暗生活的光明希望服务。罗瑞先生深知世道人心,明白世上的一切都比不上发自内心的忠诚服务。那是一种全未受到雇佣思想污染的忠诚的奉献。他对她的这种感情持崇高的尊重的态度,并在心里做了补偿(我们都会这样做的,只是有的人做得多,有的人做得少罢了),把普洛丝小姐放到了近于下层天使的地位,排到在台尔森银行开有户头的太太小姐之上,虽然后者的天然秉赋和后天教养不知道要比她强多少倍。
“配得上我这小鸟儿的男人过去和将来都只有一个,”普洛丝小姐说;“我弟弟所罗门,若是他没有犯下他那一辈子唯一的错误的话。”
放置的正确写法是,点横撇折弯钩
点、横、横折钩、撇。方,汉语一级字,读作Fang,最早见于甲骨文。方的本义是放逐,剔发披枷,流放边疆。后引申为边塞,边境。正,刚刚,才。由边塞,边境引申为与中央相对的、各具特色的四处小行政区域。边,侧。由边,侧引申为正四边形,正四边形边乘边所得的平面面积。由正四边形,正四边形边乘边所得的平面面积引申为正四边形的,规则的,正直的。片,块,团。
学习书法,就要懂得笔法,笔法就是用笔方法,通俗地说,就是每一个笔画的书写方法。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方笔和圆笔的运用,方笔与圆笔同许多笔画因素是相通的。圆笔可涉及逆入、中锋、藏锋、提笔、转笔等;方笔可联系切入、侧锋、露锋、顿笔、折笔等。由用笔之方圆,还直接体现出结构、体势之方圆。因此,人们认为方、圆乃运笔之纲领。
书法之方、圆不能等同于同几何形的方、圆。“方不中矩,圆不副规”(崔瑗《草书势》)。它必须富有生气,姿态多样,不流于等齐划一的装饰味,避免过于规则的形式。正如阿恩海姆关于艺术品的论述:“在一件艺术品中,规则的形是很少被运用的,因为艺术品所要解释的自然特征就表现在多种力之间的复杂的作用上。如果艺术品过分强调秩序,同时又缺乏具有足够活力的物质去排列,就必然导致一种僵化的结果。”书法亦然。如果过分追求均齐一致的方、圆,必然会导致呆板、单调、僵化的结果。
无论方笔、圆笔,都要给人以生动有力的审美感受。方笔之入不扁平刻板,圆入不臃肿呆滞,才是高手。方笔侧重顿,圆笔倾向提。顿与提的不同方法使方笔与圆笔形成了不同的审美特色。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从方笔圆笔与顿笔提笔的联系中说:“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着;提则筋劲,顿则血融。”中含、婉通、萧散超逸,是圆笔的风貌;雄强、精密、凝整沉着,是方笔的势态。
圆转灵活流畅,富于动感;方折遒劲凝整,趋于静态。以静态为主的隶书、楷书,方笔、折笔是重要因素;灵活飘逸的行书、飞动奔放的草书则要化方为圆,化折为转,如果方折过多,便“行”、“奔”不起来。《文心雕龙·定势》云:“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转。”这些论述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方与圆、动与静的对应关系。
人们品鉴草书时,多从圆笔流动的势态进行把握。如评怀素草书“圆转之妙,宛若有神”。品评篆书之美时,突出其圆的性质。丰坊《书诀》说:“大篆,结体于古文,而垂笔圆齐,盖小篆之用从出。”倪涛《六艺之一录》说;“篆书以清圆劲拔为高。”《书林藻鉴》录何绍基语:“观《泰山》二十九字古拓可珍,然欲渊源廓落,李阳冰圆活姿媚。”王澍《论书剩语》论篆书的审美原则说:“篆书有三要:一曰圆,二曰瘦,三曰参差。圆乃劲,瘦乃腴,参差乃整齐。三者失其一,奴书耳。”其中“圆”是首要的。孙过庭《书谱》中所谓“篆尚婉而通”,也是强调其婉转圆能的审美特色。至于“瘦”在周秦与两汉并不以此为尚,如《开母》及《禅国》等,皆以丰仪腴胜,至唐宋乃转趋于瘦劲,成铁线一路矣。
周代青铜器上的篆书铭文及大篆《石鼓文》可以看出由圆笔线条所展示的圆润之美。方笔最明显的书法莫如龙门二十品中的《始平公造像题记》,一横一竖一点一捺都显出棱角,显示出雄健之美。青铜器中《天亡簋》及《盂鼎》也有同样的风格。方笔圆笔不仅表现了不同的体态之美,而且还显示了不同力感的力量之美。圆笔线条富有阴柔之气,圆润、秀逸中透出一股韧功;方笔线条富有阳刚之气,方严凝重,峻健雄强。纯圆笔的《瘗鹤铭》和纯方笔的《始平公造像题记》一比便可以看出它们的不同力感。书法家能巧妙地运用方笔与圆笔抒发其内心情感以达其性意,是最好的状态。此外,书法家能巧妙地将方笔与圆笔结合交替运用,又能在方中寓圆,圆里透方等,以显示其所感受的情性,以显作者的风采,更为难得。金文中的《天人铭》,隶中之《阁颂》,真书中的《泰山金刚经》等,都是典范。
圆笔怎么写?方笔怎么写?有人说这简单,圆笔用中锋写,方笔用侧锋写,对吗?
翻翻历代书作,皆以圆笔具多,方笔极少,只有在北魏的一些墓志刻石中,我们能见到极其纯正的方笔,魏碑因此有圆魏和方魏之称。因为是刻石,故有人对方魏大持怀疑,认为那不是书写的原样,棱角分明是刀刻所致,听说启功就对这种字体百思不解,认为根本无法用毛笔写成;也有人认为书写那些墓志的民间工匠文化不高,用笔不讲究,不按规矩,随意造作所致;要说他们文化不高,这倒有可能,要说他们用笔不规矩,我否认,你看那笔道,清晰可辨,你看那用笔,多么周密多么细微,你看那结体,多么严谨多么用心,自南北朝到今天,多少年了?谁能写得这模样?我认为,那些人有些写得并不比二王差。
也有人认为那些方方正正的棱角能用毛笔写成,我曾经看过,多是起笔收笔都画三角形,连画带补,这哪叫写字啊?有造字的嫌疑,写得快绝对不行,尽管能写出楷书,但一到行书里,就有不是带不过去就是不消化的弊端。那些方方正正的棱角,到底能不能用毛笔写成呢?可以这么说,一笔写成还是能够做到的!
练圆笔要结合写方笔,练方笔要结合写圆笔,知方才能知圆,知圆才能知方,知圆而不知方容易油滑,知方而不知圆亦容易呆滞。但方笔圆笔基本功不宜同时去练,容易相悖。有些人写圆笔,写得很圆,象水珠一样,俺说这不是圆笔,圆笔是一种势,是意圆;有些人写方笔,写得很方,象刀刻一样,俺说这也不是方笔,方笔是一种势,是意方;侧锋也能写得圆,中锋也能写得方,用笔知方才能之圆,知圆但未必能知方,待写到一定的时候,无方无圆,无圆无方,自知方圆不是两种不同的写法,所谓“笔方而意圆,体方而势圆”,正是如此。
学魏碑的人很多,从魏碑里走出来的我认为有两个人最成功,一个是于右任,一个是赵之谦。赵之谦生得先起步早,魏碑写得流利写得快,但于右任跑得更快,渐渐地赶上来了。于和赵在用笔技法上正好是相反的;于右任写得拙,是大拙,于大拙中见巧,他这种拙之前无人能做到,拙得发愚发愣发呆,气势宏大以至虚无;赵之谦写得巧,是大巧,每一笔都是取巧用笔,因此他的字每一笔划结构看起来看起来都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他这种写法之前也无人去做,或者说无人敢做,巧得俊态尽出,婀娜多姿;于右任于方魏圆魏中破土而出,走向行草,自由无束,浑然无迹,这一点没有人能做到,赵之谦可能太过使巧,所以他在行草方面不免有些许尴尬,后来人学他也没发现有学会的,投机取巧真是不容易!
请欣赏文徵明的行书《悟阳子诗序》
案例研究 囚犯两难处境的比赛
假想你正与被关在另一个屋子里的“嫌疑”人进行囚犯两难处境的博弈。而且,再设想这种博弈不是进行一次而是多次。你博弈最后的得分是你被监禁的总年数。你希望使这种得分尽可能地少。你应该用什么战略?你应该从坦白还是保持沉默开始?另一个参与者的行动会如何影响你以后的坦白决策?
多次的囚犯两难处境是极为复杂的博弈。为了鼓励合作,参与者应该相互惩罚不合作行为。但以前描述的杰克和吉尔的水卡特尔的战略——只要另一方违约,一方就永远违约——得不到宽恕。在反复许多次的博弈中,在不合作时期之后,允许参与者回到合作结果的战略,可能是较合人意的。
为了说明哪一种战略最好,政治学家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Robert Axelrod)进行了一场比赛。人们通过输人为反复进行囚犯的两难处境而设计的电脑程序进入比赛。每个进行博弈的程序都对应于所有其他程序。得到狱中总年数最少的程序的是“赢家”。
赢家结果是被称为一报还一报的简单战略。根据一报还一报,参与者应该从合作开始,然后上一次另一个参与者怎么作自己也怎么做。因此,一报还一报参与者要一直合作到另一方违约时为止;他违约到另一方重新合作时为止。换句话说,这种战略从友好开始,惩罚不友好的参与者,而且,如果对方改变就给予原谅。令阿克塞尔罗德惊讶的是,这种简单的战略比人们输人的所有较复杂的战略都好。
在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好似没有尽头的通道内,一列通体漆黑的火车在飞速的行驶 。这是一列行驶在时空通道,搭乘冒险者旅行的永恒列车。
这列车无人知其来历,它强横的闯进一个个小说、电影、动漫等世界,放下一批批冒险者,布置一个个违反世界发展的任务,然后窃取世界规则,夺取世界资源,借此培养无数强者,把他们送往终点站。
然而这一天,从来都是风平浪静的时空通道,突然掀起了灾难性的时空风暴,一瞬间就将飞速行驶的永恒列车卷入其中。列车中的冒险者纷纷使劲浑身解数想把列车脱离出去,但风暴的威力太大,根本无济于事,只能看着列车一节节被风暴湮灭。
就在最后一节车厢都将消失不存时,一只大的像天一样的巨手毫无征兆的出现,剧烈的风暴瞬间被平息,时空通道又恢复了平静。然而,那车厢还是被最后的风暴所吞噬。
“哎,一时疏忽,时空通道就被那些人给入侵了,永恒九号都被摧毁了,不知道怎么跟他们交代。九号列车上的人真是弱啊,连个小风暴都搞不定,搞得一个活着的人都没有……”永恒九号唯一的幸存者,被一块玉佩发出光罩保护着的化身绿巨人的叶天,蒙蔽了声音主人的感知,在重伤昏迷之际,被玉佩带着遁入最近的一个世界。
…………………………………
斗罗大陆,一个没有魔法,没有斗气,只有武魂的位面。
在某一天深夜,整个大陆上的人都在沉睡之时,忽然一道璀璨的流星凭空出现在天际。
流星划过,可是无人看到其美丽,只有森林里的生灵才领略到流星的美丽与震撼。
“轰隆”一声巨响,星斗大森林里就出现了一个三百米大坑,而大坑中心有一个椭圆型的光球,光球里面是一个全身绿皮,只穿一条四角裤衩的人形生物躺着,闭着眼睛不知死活。
原本静谧的森林由于流星的降落一下子喧闹了起来,数不清的魂兽受到了流星坠落的惊吓,森林里到处是魂兽恐慌的叫声。
就在这时,两道充满王者气息的声音响起,渐渐的恐慌、杂乱的叫声消失,只剩下雄壮、敞亮的王者之声在森林扩散。这两道声音,一道类似是牛吼声,一道如同猿猴的咆哮声。
片刻后,这两道声音也消失了,星斗大森林又恢复了以往夜里的安静。
月光下,在那三百米的大坑旁边出现了三个身影,一个是巨猿魂兽,一个是牛首蛇身的魂兽,最后一个身影是趴在巨猿肩膀上的一只尺许大的雪白兔子。
别以为这三只魂兽普通,如果现在有一位人类强者在这的话,一定会被活活的吓死。因为这三只魂兽都是十万年魂兽,泰坦巨猿,天青牛蟒以及柔骨兔。
“小舞姐,干妈只叫我们过来看看,你怎么跟着一起来了?”二明,也就是泰坦巨猿,偏过头对肩膀上的柔骨兔小舞问到。
“怎么二明,我妈又没说不让我来,你问我怎么跟来,是不是不想我来啊,如果是的话,小心我现在收拾你。”一道清脆的女声话语从柔骨兔的三瓣嘴传出,吓得泰坦巨猿连连说不敢不敢。
“小舞姐,不要欺负二明了,干妈叫我们来是有正经事的。看,大坑里那发光的是什么?”一直没说话的天青牛蟒连忙打断小舞和二明的斗嘴,指着直径三百米大坑的底部,叫他们看看那坑底发着光芒的圆球。
“哎呀,那是什么?走,赶快过去看看。二明,小舞姐我这次就放你一马,下次你在拿妈压我,看我不揍你。”这如同七八岁小孩子的威胁语居然从一只十万年的魂兽嘴里钻出。
“小舞姐,我没有拿干妈压你啊,我就是好奇问问而已。”二明可怜兮兮的看着小舞,努力的辩解道。
“好了,小舞姐,我知道二明不是故意的,你就别放在心里了,如果下次二明再问这种白痴问题,我就帮你揍他。”一旁的大明看不下去了,为了结束这无聊的对话,和小舞站在同一阵线一起声讨泰坦巨猿二明。
“好,就这样决定了。快走快走,赶快去看看那坑里有什么东西。”小舞听到大明的表态,贼笑的看着二明,催促的说道。结束了无聊对话,一行三魂兽就朝着大坑中心走去。
走到大坑底,映入眼帘的居然是一个发光的椭圆形球体,里面躺着一个身高两米六七的全身绿色、肌肉狰狞的人形魂兽,此时这人形魂兽一动不动,眼睛紧闭,仿佛陷入了永久的沉睡。另外,这人形魂兽身上还穿了一条人类的裤子——一条五分长的紧身黑短裤。
小舞、大明、二明惊奇的看着这一幕,不知道这是什么魂兽。最后还是大明,也就是天青牛蟒打破了沉默,说道:“我们把这个不明魂兽带回去吧,干妈比我们知道的多,去问问她这到底是什么魂兽?”
小舞、二明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都纷纷表示同意。
就这样,二明一手抓起那光罩包裹的绿色人形魂兽,调转方向,走来时的路回去。而被当成魂兽的绿色巨人就是永恒九号的唯一幸存者叶天,他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小舞他们当做了魂兽一把抓起带了回去,叶天如果还醒着,一定是无语问苍天,我堂堂的绿巨人居然还有被其他生物抓在手里的一天。还好这时叶天是昏迷着的,不然一场世界级的决斗就要发生了。
跑题了,带着叶天回去的小舞三魂兽,因为迫切的想弄清楚叶天的种族,只花了来时的一半时间就回到了小舞妈妈,十万零八百年的柔骨兔王晴雪的
学习书法,就要懂得笔法,笔法就是用笔方法,通俗地说,就是每一个笔画的书写方法。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方笔和圆笔的运用,方笔与圆笔同许多笔画因素是相通的。圆笔可涉及逆入、中锋、藏锋、提笔、转笔等;方笔可联系切入、侧锋、露锋、顿笔、折笔等。由用笔之方圆,还直接体现出结构、体势之方圆。因此,人们认为方、圆乃运笔之纲领。
书法之方、圆不能等同于同几何形的方、圆。“方不中矩,圆不副规”(崔瑗《草书势》)。它必须富有生气,姿态多样,不流于等齐划一的装饰味,避免过于规则的形式。正如阿恩海姆关于艺术品的论述:“在一件艺术品中,规则的形是很少被运用的,因为艺术品所要解释的自然特征就表现在多种力之间的复杂的作用上。如果艺术品过分强调秩序,同时又缺乏具有足够活力的物质去排列,就必然导致一种僵化的结果。”书法亦然。如果过分追求均齐一致的方、圆,必然会导致呆板、单调、僵化的结果。
无论方笔、圆笔,都要给人以生动有力的审美感受。方笔之入不扁平刻板,圆入不臃肿呆滞,才是高手。方笔侧重顿,圆笔倾向提。顿与提的不同方法使方笔与圆笔形成了不同的审美特色。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从方笔圆笔与顿笔提笔的联系中说:“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着;提则筋劲,顿则血融。”中含、婉通、萧散超逸,是圆笔的风貌;雄强、精密、凝整沉着,是方笔的势态。
圆转灵活流畅,富于动感;方折遒劲凝整,趋于静态。以静态为主的隶书、楷书,方笔、折笔是重要因素;灵活飘逸的行书、飞动奔放的草书则要化方为圆,化折为转,如果方折过多,便“行”、“奔”不起来。《文心雕龙·定势》云:“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转。”这些论述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方与圆、动与静的对应关系。
人们品鉴草书时,多从圆笔流动的势态进行把握。如评怀素草书“圆转之妙,宛若有神”。品评篆书之美时,突出其圆的性质。丰坊《书诀》说:“大篆,结体于古文,而垂笔圆齐,盖小篆之用从出。”倪涛《六艺之一录》说;“篆书以清圆劲拔为高。”《书林藻鉴》录何绍基语:“观《泰山》二十九字古拓可珍,然欲渊源廓落,李阳冰圆活姿媚。”王澍《论书剩语》论篆书的审美原则说:“篆书有三要:一曰圆,二曰瘦,三曰参差。圆乃劲,瘦乃腴,参差乃整齐。三者失其一,奴书耳。”其中“圆”是首要的。孙过庭《书谱》中所谓“篆尚婉而通”,也是强调其婉转圆能的审美特色。至于“瘦”在周秦与两汉并不以此为尚,如《开母》及《禅国》等,皆以丰仪腴胜,至唐宋乃转趋于瘦劲,成铁线一路矣。
周代青铜器上的篆书铭文及大篆《石鼓文》可以看出由圆笔线条所展示的圆润之美。方笔最明显的书法莫如龙门二十品中的《始平公造像题记》,一横一竖一点一捺都显出棱角,显示出雄健之美。青铜器中《天亡簋》及《盂鼎》也有同样的风格。方笔圆笔不仅表现了不同的体态之美,而且还显示了不同力感的力量之美。圆笔线条富有阴柔之气,圆润、秀逸中透出一股韧功;方笔线条富有阳刚之气,方严凝重,峻健雄强。纯圆笔的《瘗鹤铭》和纯方笔的《始平公造像题记》一比便可以看出它们的不同力感。书法家能巧妙地运用方笔与圆笔抒发其内心情感以达其性意,是最好的状态。此外,书法家能巧妙地将方笔与圆笔结合交替运用,又能在方中寓圆,圆里透方等,以显示其所感受的情性,以显作者的风采,更为难得。金文中的《天人铭》,隶中之《阁颂》,真书中的《泰山金刚经》等,都是典范。
圆笔怎么写?方笔怎么写?有人说这简单,圆笔用中锋写,方笔用侧锋写,对吗?
翻翻历代书作,皆以圆笔具多,方笔极少,只有在北魏的一些墓志刻石中,我们能见到极其纯正的方笔,魏碑因此有圆魏和方魏之称。因为是刻石,故有人对方魏大持怀疑,认为那不是书写的原样,棱角分明是刀刻所致,听说启功就对这种字体百思不解,认为根本无法用毛笔写成;也有人认为书写那些墓志的民间工匠文化不高,用笔不讲究,不按规矩,随意造作所致;要说他们文化不高,这倒有可能,要说他们用笔不规矩,我否认,你看那笔道,清晰可辨,你看那用笔,多么周密多么细微,你看那结体,多么严谨多么用心,自南北朝到今天,多少年了?谁能写得这模样?我认为,那些人有些写得并不比二王差。
也有人认为那些方方正正的棱角能用毛笔写成,我曾经看过,多是起笔收笔都画三角形,连画带补,这哪叫写字啊?有造字的嫌疑,写得快绝对不行,尽管能写出楷书,但一到行书里,就有不是带不过去就是不消化的弊端。那些方方正正的棱角,到底能不能用毛笔写成呢?可以这么说,一笔写成还是能够做到的!
练圆笔要结合写方笔,练方笔要结合写圆笔,知方才能知圆,知圆才能知方,知圆而不知方容易油滑,知方而不知圆亦容易呆滞。但方笔圆笔基本功不宜同时去练,容易相悖。有些人写圆笔,写得很圆,象水珠一样,俺说这不是圆笔,圆笔是一种势,是意圆;有些人写方笔,写得很方,象刀刻一样,俺说这也不是方笔,方笔是一种势,是意方;侧锋也能写得圆,中锋也能写得方,用笔知方才能之圆,知圆但未必能知方,待写到一定的时候,无方无圆,无圆无方,自知方圆不是两种不同的写法,所谓“笔方而意圆,体方而势圆”,正是如此。
学魏碑的人很多,从魏碑里走出来的我认为有两个人最成功,一个是于右任,一个是赵之谦。赵之谦生得先起步早,魏碑写得流利写得快,但于右任跑得更快,渐渐地赶上来了。于和赵在用笔技法上正好是相反的;于右任写得拙,是大拙,于大拙中见巧,他这种拙之前无人能做到,拙得发愚发愣发呆,气势宏大以至虚无;赵之谦写得巧,是大巧,每一笔都是取巧用笔,因此他的字每一笔划结构看起来看起来都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他这种写法之前也无人去做,或者说无人敢做,巧得俊态尽出,婀娜多姿;于右任于方魏圆魏中破土而出,走向行草,自由无束,浑然无迹,这一点没有人能做到,赵之谦可能太过使巧,所以他在行草方面不免有些许尴尬,后来人学他也没发现有学会的,投机取巧真是不容易!
请欣赏文徵明的行书《悟阳子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