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笔顺查询网 田字格笔顺笔画 字帖生成器
汉字笔顺查询网 » 汉字文化 » 汉字知识 » 笔是怎样演变的?

笔是怎样演变的?

关键词:笔是怎样演变的? 来源:汉字笔顺查询 浏览:52次 时间:2014-04-29

笔的历史 铅笔的历史 铅笔的祖先诞生在英国,但英语“铅笔”一词“pencil”却来自古罗马语“pencinus”。 1564年,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袭击了英国,吹倒了坎伯兰郡的一棵大树,一片像煤一样黑色的东西在过去的树根所在处露了出来,那是一个石墨母矿。后来,一个纯美国血统的细木工威廉姆�6�1门罗,在自己的店里发明了一种可以制造大约6~7英寸标准木板条的机器。每块木板条都由机器从头至尾冲槽,槽深正好是石墨圆柱体的半径。然后用两片冲过槽、松紧合适的木片把石墨粘合起来,这就是第一支现代铅笔。 筆的演變史 ] 漢代經濟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紙的發明,更促進了毛筆的進一步改進。筆頭不僅用兔,羊毛,還採用了鹿毛,狸毛,狼毛等原料混合製成。其制筆之法,有的以兔毫爲筆柱,羊毛爲筆衣,或用人發梢數十莖,雜青羊毛並兔毫,裁令齊平,以麻紙裹柱根(見王羲之《筆經》)。因此,漢之制筆硬,軟毫並用,亦可謂早期的“兼毫”。此時對於筆管的質地,裝飾也漸漸地重視起來,有的還以金銀爲飾。據《西京雜記》載:天子所用筆,管則飾以錯寶,毛皆以秋兔之毫,並以“雜寶爲匣,廁以玉璧翠羽,皆值百金”。清代乾隆年間的唐秉鈞在《文房肆考圖說》卷三《筆說》中也說:“漢制筆,雕以黃金,飾以和璧,綴以隋珠,文以翡翠。管非文犀,必以象牙,極爲華麗矣。”筆在此時已經不僅是書畫的工具,而開始成爲藝術品了。 秦漢之際人們有將毛筆簪戴在頭上,以作裝飾之用的習慣,因之筆桿較長,有20釐米左右,筆桿上還常常刻有工匠的姓名,筆尾削尖,並髹之以漆,稱之“簪白筆”。“白筆”指未蘸過墨的新筆,以新筆作簪用,故名。漢代有“簪白筆”制度。漢代官員爲奏事之便,常簪戴毛筆。 魏晉簪筆之風不再時行,筆桿逐漸變短。三國時有魏國人韋誕,字仲將,京兆(今陝西西安)人,有文才,善辭章,並以制筆和墨聞名當時,他所制之筆,人稱韋誕筆,著有《筆經》一卷留世。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詳細介紹了韋誕的制筆方法:“先次以鐵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穢毛,皆用梳掌痛拍整齊,毫鋒端本各作扁極,令均調平,將衣羊青毛,縮羊青毛去兔毫頭下二分許,然後合扁卷令極圓,訖痛頡之,以所整羊毛中爲筆柱,複用毫青衣羊毛使中心齊,亦使平均,育頡管中甯隨毛長者使深,寧小不大,筆之大要也。”從上述記載中可以看出韋誕的制筆方法,同時也反映出魏晉時制筆的過程和特色。 隋唐的毛筆,筆頭短而硬,以安徽宣城的筆風行天下,其中制筆名家有: 1、黃暉。相傳他得到蒙恬的制筆方法,所制的筆稱“雞距筆”,雞距即雄雞蹠後突出像腳趾的部分,因鋒短,犀利如雞距,故名。 2、宣州陳氏。唐代宣州(今安徽省宣城縣)制筆名家,名字不詳,相傳陳氏之筆特別爲當時書法家喜愛。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曾親手寫過《求筆貼》向陳氏之祖求筆;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也曾向陳氏求筆。宋邵博《聞見後錄》中載:“宣州陳氏家傳右軍《求筆貼》,後世益以作筆名家。柳公權求筆,但遺以二支,曰公權能書當繼來索,不必卻之。果卻之,遂多易常筆。曰前者右軍筆,公權固不能用也。” 3、諸葛氏。其制筆以一種或二種獸毛參差散立組合而成,經久耐用,與當時宣州陳氏同享盛譽。鄭文寶《江表志》中載:“宜春王從謙喜書禮,學二王楷法,用宣城諸葛筆,一枝酬十金,勁妙甲於當時,從謙號爲‘翹軒寶帚’。”唐時諸葛氏筆已爲詩人書家所推崇。 唐代的筆,以兔毫爲主,大多出自宣州。選料精審,質量高超,它們受到了官府和皇室的高度重視,並且成了每年都要向皇帝進貢的“貢品”。現日本奈良正倉院所藏中國之唐筆,有斑竹管,有斑竹管鑲象牙,也有全管象牙,撥鏤碧色之管的。這說明唐代筆的豐富多彩,工料精致。 由於唐筆的鋒短,過於剛硬,故蓄墨少而易乾枯,於是又發展産生了一種鋒長精柔的筆。長鋒筆的出現對於毛筆來說無疑是一場革命,它帶來了唐宋時期縱橫灑脫的新的書風。 宋代的制筆工藝,一改晉以前的舊風,逐漸趨向軟熟,虛鋒,散毫。當時的制筆名匠衆多,有:諸葛高,安徽宣城人。出身制筆世家。書法家蘇軾曾稱當時無心散卓筆,“惟諸葛高能之,他人學者皆得其形似而無其法,反不如常筆,如入學杜甫詩,得其粗俗而已”。諸葛元,諸葛漸,諸葛豐及歙州呂道人,呂大淵,新安汪伯立,均爲其傳人。 呂大淵,黟州(今安徽黃山市黟縣)人。在繼承宣筆製作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宋黃庭堅《山谷筆說》中載:“黟州呂大淵悟韋仲將作筆法,爲餘作大小筆十餘枝,無不可人意。”呂道人,歙州人。其制筆技藝 繼承宣筆製作之長又有創新,名揚一時。黃庭堅《山谷筆說》中載:“歙州呂道人非爲貧而作筆,故能工。”吳說,宋代筆工吳政之子,繼家法制筆,筆經久耐用。程奕。蘇東坡說錢塘筆工程氏制筆,有前人風格,使寫字輕巧,製作精妙。待其瑛,擅長紫毫“棗心筆”。所謂“棗心筆”爲筆毛中心有物,如棗中之核,故稱。張遇,以制丁香筆爲人所知。黃庭堅說:“張遇丁香筆,撚心極圓,束頡有力。”丁香筆爲宋代毛筆的一種。 汪伯立,新安(今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人。南宋理宗時,徽州知府謝 則以汪伯立筆,澄心堂紙,李廷 墨,羊頭嶺舊坑硯稱爲“新安四寶”,一併列爲進獻朝廷的貢品。 到了元代,宣州筆聲名煊赫的地位逐漸由湖筆(即浙江湖州,嘉興一帶所制筆)代替。這是由於南宋小朝廷偏安杭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轉移所造成的。再說湖州早就有制筆業,尤以善璉鎮爲最。相傳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禪師(隋朝有名的書法家)遊善蓮鎮,住在鎮上蒙恬祠側的永欣寺,與當地制筆工匠經常切磋制筆技術。智永喜愛書法,他用敗的筆頭足足有五大竹箱,埋在曉園(今善璉鎮輪船碼頭處),名“退筆塚”。智永禪師圓寂後,筆工把他埋葬在“退筆塚”旁。入元以後,浙江吳興一帶先後出現了一批制筆名家,他們精雕華飾,不惜成本,以博取統治者的歡心,因而包攬了所有的“禦用筆”,以致湖筆聲譽日隆。湖筆用山羊毛,野兔毛和黃鼠狼尾毛,經過浸、撥、並、配等七十多道工序精製而成,筆鋒堅韌,渾圓飽滿,修削整齊,具有“尖、齊、圓、健”的筆之“四德”。他們的代表人物是:馮應科,元初湖州著名筆工。所制湖筆被稱爲“馮筆”,與當時書法家趙孟 的字,錢舜舉的花鳥畫,一併譽爲“吳興三絕”。《湖州府志》中曾有“吳興馮筆妙無倫”的詞句給予讚揚。張進中,元代湖州筆工,以 毛作爲制筆原料,製成 筆,爲皇宮中所用。清阮葵生《茶餘客話》中載:“都城耆老,善制筆。管用竹杆,毫用 ,精銳宜書。吳興趙子昂,淇中王仲謀,上党宋齊 皆與之善。尚方有所需,並非中筆不用,進中每月執筆入宮,必蒙賜灑食。”周伯溫,元代筆工。西域人,名沙剌班,以制黃羊尾筆揚名當時。繼承了古代制法,深受世人讚美。陸文寶,元末明初制筆家。浙江吳興人,聲名出衆,制筆技藝傳至其子陸繼翁後,大有繼往開來之勢。明書法家曾 《贈筆工陸繼翁詩》稱:“吳興筆工陸文寶,制筆不與常人同。自然入手超神妙,所以舉世稱良工。”陸文寶製作的筆還曾入貢爲禦用筆。 同時吳興的筆工也大量地向外輻射,使湖筆在江蘇,浙江各地普遍地都有製作。到了明清,制筆在工藝上不但講究實用,而且更注意裝飾。隨著書畫藝術的發展,作爲工具的毛筆製作也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明清兩代精製華麗的毛筆,其中有一部分即是皇室的“禦用筆”和官府用筆。製作的精美表現在筆頭選毫極精,筆頭捆紮出竹筍式,香盤式,蘭花式,葫蘆式等多種形式。筆頭與副毫因毛色現出層層不同的色彩或鋒淡而副毫漸濃, 色變化頗爲美觀。當時用毫有羊毫,紫毫(兔毫),狼毫,貂毫,豬鬃等不同性質的毛,並創新了毫制筆,即利用各種不同性能的毫互相搭配成中性的毫,使筆毫軟而圓健,強勁有力,達到剛柔適中,經久耐用,揮灑自如和尖,齊,圓,健的要求。根據書法,繪畫的需要,還創新出現了摣筆,鬥筆,聯筆,提筆等寫特大字的大型筆,以及蓄墨較多的長鋒筆等新品種。筆管的裝飾上也創制出了許多精巧的工藝,從質料到裝飾花紋都有創新。當時有竹管(棕竹、斑竹、湘妃竹),玉管(青白玉,碧玉)、玳瑁管、雕漆管、剔漆管、黑漆描金管、填漆管、象牙管、瓷管、木管(硬木、烏木、雞翅木)、琺瑯管等多種質料(圖69)。裝飾題材豐富,雕鏤精致,色彩鮮豔,大體以吉祥圖案爲主,有雙龍戲珠,龍鳳,八仙,雲鳳,雲蝠,古錢,人物山水等。 明清二代的著名筆工有: 陸繼翁,明代筆工,陸文寶之子。施文用,明代筆工。浙江吳興人。精製筆翰,多作爲貢品,進獻皇宮內府,被達官貴人視爲案頭清玩,筆桿常標“筆匠施阿牛”記號,弘曆皇帝鄙棄其名,改爲“施文用”。此後施文用的名字在湖筆界有了盛譽。張文貴,明代筆工。杭州人。長於制畫筆,有“畫筆以杭之張文貴爲首稱”的贊評。周虎臣,清初著名筆工,江西臨川人。

千年来,人类一直都在留下自己的印记。一些洞穴中有关人和动物的图画至少有2.5万年的历史。然而人类用笔记载历史的时间却短得多。两千多年来制笔工艺的发展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好体现。 公元前2000年:中国人用老鼠毛制成的毛笔写字。墨水用煤烟、灯油和凝胶混合制成。 公远前1200年:埃及人从浆果、植物和矿物中提取天然染料和色彩制成黑水。“笔”是细芦苇。600年后,埃及人发明了纸草纸。 公元400年:许多文明社会都发明了更加稳定的墨水。它是用铁盐、橡树树瘿和阿拉伯树胶混合而成。这一基本配方使用了几个世纪。 公元700年:罗马人发明羽毛笔(鹅毛笔),用的是一种大鸟翅膀上的羽毛。羽毛笔在后来的1000年中成为(西方)主要的书写工具。 1548年:西班牙书法家胡安·德·伊西亚尔在他的书法手册中最早提及青铜笔。 1700年:尼古拉斯·比翁(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乐器制作大师)最早为自来水笔留下画图。他有5枝笔流传下来。 1803年:英国工程师布赖恩·唐金获得第一个钢制笔尖的专利权。 1809年:佩雷格林·威廉森在美国第一次获得制笔方面的专利权,这是一种笔管中有墨水的自来水笔。不过他的设计有许多缺陷。 1830年:英国的钢铁工人威廉·约瑟夫·吉洛特、威廉·米切尔和詹姆斯·斯蒂芬佩里发明了大量生产钢笔尖的方法。由于随后20年钢质量的提高,使用羽毛笔的人越来越少。 1884年:纽约的保险推销员刘易斯·埃德森·沃特曼在因为钢笔坏了而失去一位重要客户之后发明了第一枝实用的自来水笔。 188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韦茅斯的约翰·劳德获得第一枝圆珠笔的专利权,但直到专利权期满,它也没被批量生产过。 20世纪头十年:4家自来水笔厂家主宰着市场,它们是派克、犀飞利、威尔一永锋和活特曼。 1912年:犀飞利制笔公司在自来水笔的笔管中添加了拉杆吸水装置。在此之前,人们用滴管给自来水笔加墨水。 1935年:活特曼推出了墨水囊,当时是一个有软木塞的小玻璃管。 1938年:匈牙利记者拉迪斯洛·比罗和他的兄弟格奥尔格发明了第一枝实用的圆珠笔。它使用的是能迅速变干的印刷油墨。英国政府后来许可他们为英国空军飞行员制作圆珠笔。圆珠笔在高空不会漏油,而自来水笔会漏墨水。 1945年:芝加哥商人米尔顿·雷诺兹对比罗的发明进行重新设计,并把它引入美国。当时比罗的发明没有在美国获得专利权。拥有比罗发明专利权的永锋公司很快把它们的产品也推向市场。新型自来水笔轰动一时,销路非常好。 1950年:法国男爵马塞尔·比什成立了比克公司。他的公司擅长于大量生产圆珠笔。(如今,比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制笔公司,每天销售2100万枝笔,一年76亿枝。) 1951年:在最初的热情过后公众发现圆珠笔价格高,而且不可靠。圆珠笔销售量急剧下滑。自来水笔卷土重来。 1954年:派克钢笔公司推出“Jotter”圆珠笔。这种更加可靠的新型圆珠笔的书写时间比最流行的同类产品长5倍。圆珠笔的销售量重新回升。 1962年:东京文具公司的堀江尾世木因发明毡尖笔而出名。 1966年:费希尔为美国航天局发明了太空笔。这种笔的墨水囊经过加压,能在失重状态下写字。 1979年:吉列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钢笔,它写出的字能在10小时内擦去。其决窍是用橡胶胶水制成墨水。 1984年:日本樱花公司推出中性墨水笔,它是圆珠笔和记号笔的中间产品,用的是中性墨水(gel-ink)。 1996年:美国彭特尔公司推出“Milkys”中性墨水笔,大受美国儿童欢迎。

远古人在创造文字时就开始使用尖硬的石器、兽骨和树枝在石壁、平地、树皮、甲骨上进行刻字,这大概算是笔的雏形。
最早的墨水是深色水和随机选择的动物的血液。 后来,人类发现了金属并将其用于生产和生活工具。 聪明的古埃及人首先用铜制成笔尖,然后将其绑在可以用墨水储存的木管上。 这可能是最早的钢笔。
后来,人们用鹅毛,鸭毛和乌鸦铅笔不仅在软纸上书写,比以前的笔还多,而且大大加快了书写速度,并在笔的历史中发挥了作用。

扩展资料:
四川境内所产毛笔的统称,简称川笔、蜀笔。川笔、蜀锦和蜀绣均为蜀中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优秀代表。川笔主要以成都、达州南坝、乐山、南充、叙永、绵阳等制笔聚集地。所制作羊毫、狼毫、鸡毫、猪鬃以“刚柔相济,温润饱满”特点著称。蜀中有锋颖猪鬃为川笔中的猪鬃毛笔提供材料保证,同时猪鬃毛笔的使用对于嘉州画派影响颇深。川笔、夹江宣纸、苴却砚为四川文房用具杰出代表。
川笔受钢笔、中性笔冲击影响。传统川笔制作面临传承、技术继承发展问题,同时人才也日渐凋零。目前仅有成都太和笔庄马向阳,乐山永青阁汪延兴、南充金台毛笔冯宗福、叙永百忍阁张乃玉等寥寥数人还在坚持这门传统手工技艺。
湖笔它挥洒自如,经久耐用,素有“笔颖之颖技甲天下”之称,湖笔的产地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
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湖笔之乡在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笔之起源: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

汉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