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怎么形成
霜是指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在温度低于 0 ℃的地面上或近地面物体上而形成的白色冰晶,非常松脆。可见,霜其实是水汽跳过了液态,直达固态的产物。
霜通常出现在无云、静风或微风的夜晚和清晨。当夜间地面温度低于 0 ℃,并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时,便可能出现霜:
首先得有适量的水汽。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水汽是成霜的“物质基础”。但是水汽过多过少都会对成霜有影响,最好是适量,恰到好处的那种。因为如果空气湿度过大,水汽凝华时放出的热量将使周围温度升高,从而影响水汽凝华;而如果水汽过少,大气中的水汽达不到饱和,当然也无法成霜。
其次天气得是晴朗。晴朗天气有利于地面或地面物体热量散发,也是成霜的重要天气条件。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因此,霜大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再次要是无风或微风。无风或微风的天气,减少了空气的上下对流,有利于地面的充分冷却。风速过大时由于湍流太强,使贴地空气与上层较暖的空气发生强烈混合,导致贴地空气降温缓慢,不利于霜的生成。
需要提出的一点:霜和霜冻不一样!
霜冻与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根本的区别。
霜冻是白天气温高于 0 ℃,夜间气温短时间降至 0 ℃以下的低温危害现象,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多出现在春秋转换季节。农业气象学中的霜冻是指土壤表面或者植物株冠附近的气温降至 0 ℃以下而造成作物受害的现象。出现霜冻时,往往伴有霜,也可不伴有霜,不伴有霜的霜冻被称为“黑霜”或“杀霜”。霜本身对农作物并无直接影响,但结霜时的低温却会引起农作物冻害。
二十四节气我是节气先生随新,为你趣说二十四节气。===霜是怎么形成的?让茄子发蔫儿的,居然不是霜?中国各地有霜的日子有多长?===说节气 知天时丨节气先生丨时间之声出品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