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字“谂”
a,规谏,劝告。
b,思念。
这样能看明白吗^^
规谏,劝告。
思念。
(谂)
shěn ㄕㄣˇ
◎ 同“审”④。
◎ 规谏,劝告。
◎ 思念。
笔画数:10,部首:讠,笔顺编号:4534454544
呵呵,还是抄一点给你瞄瞄.
不过"谂"字在我们广东话的意思是"想".
shěn
<动>
(形声。从言,念声。本义:规谏)
同本义 [admonish]
谂,深谏也。——《说文》
昔辛伯谂周桓公。——《左传·闵公二年》
使吾无忘谂。——《国语·鲁语》
使果敢者谂之。——《国语·晋语》
告诉 [tell]
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宋史》
通“念”。思念 [miss]
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诗·小雅·四牡》
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国语·鲁语上》
知悉 [know]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王实甫《西厢记》
又如:谂知(知悉)
通“淰”。躲闪,鱼惊走 [dodge]
故龙以为畜而鱼鲔不谂。——《孔子家语·礼运》
撔谂(hòng shěn)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撔谂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撌蝾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撌蝾的男女可以通婚,同撔谂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撔谂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年。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 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ldt;苏联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呢?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有《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撔谂的论文,文中指出: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池等等。
撔
hòng
ㄏㄨㄥˋ
横。
揣。
郑码:DKJK,U:6494,GBK:93D0
笔画数:15,部首:扌,笔顺编号:121251141251234
谂
谂
shěn
<动>
(形声。从言,念声。本义:规谏)
同本义 [admonish]
谂,深谏也。——《说文》
昔辛伯谂周桓公。——《左传·闵公二年》
使吾无忘谂。——《国语·鲁语》
使果敢者谂之。——《国语·晋语》
告诉 [tell]
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宋史》
通“念”。思念 [miss]
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诗·小雅·四牡》
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国语·鲁语上》
知悉 [know]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王实甫《西厢记》
又如:谂知(知悉)
通“淰”。躲闪,鱼惊走 [dodge]
故龙以为畜而鱼鲔不谂。——《孔子家语·礼运》
谂
谂
shěn
<形>
详尽 [in detail]
觉我形秽,自知既谂,而不敢不勉,以期无玷于知己。——明·陈子壮《与孔玉横少宗伯》
谂熟
shěnshú
[familiar] 十分熟悉
谂
(谂)
shěn
ㄕㄣˇ
同“审”④。
规谏,劝告。
思念。
郑码:SOXW,U:8C02,GBK:DAC5
笔画数:10,部首:讠,笔顺编号:453445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