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1语文中考总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复习策略
中考成绩是学生、老师、学校以及家长所关注的焦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择校和学校的声誉问题。由此看来,积极探索能快速高效地提高中考成绩的复习策略是至关重要的。中考已日趋临近,笔者就近年来我省的中考试题作了认真分析,已略知其命题趋势及规律,现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这部分的复习策略写出来,希望能在冲刺阶段给考生助一臂之力。
一、字音
(一)整体要求
1、能正确拼读汉语音节,能给汉字注音,能辨别并改正错误的音节。
2、掌握3500个常用字的正确读音。
3、掌握常见多音字的读音。
(二)复习策略
1、熟记汉语拼音的读写规则,如:
(1)ü与j、q、x、y相拼时,必须省去ü上两点。
(2)iou,uei,uen前面加声母时必须写成iu,ui,un,如:“春秋”不能注为“chuēn qiōu”,而应注为“chūn qiū”。
(3)注意韵母er用作韵尾时(儿化音)写成r,如:鸟儿(niǎor),花儿(huār)。
(4)牢记声调标调规则,如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2、注意把自己容易读错的形声字、形近字加以收集比较,如:
(1)形声字
风流倜傥(读tǎng 不读dǎng),两相对峙(读zhì,不读shì)。
(2)形近字
敝帚自珍(zhēn) 广泛(fàn) 揣测(chuǎi)
暴殄天物(tiǎn) 针砭(biān) 惴惴不安(zhuì)
3、注意多音字的比较认读,如:
ài(艾草) lǒng(笼罩) zǎi(积攒)
艾 笼 攒
yì(自怨自艾) lóng(鸟笼) cuán(攒动)
二、字形
(一)整体要求
1、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能够在田字格、方格里按要求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
2、掌握3500个常用字的字形,能正确地辨别并改正词语、句子、语段中常见的错别字。
3、能正确书写并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
(二)复习策略
1、写字时掌握字的间架结构,笔画舒展适中,分布合理,力求整个字的结构匀称,重心平稳。
2、将3500个常用字汇成表,利用字典查出每个字的音和义,以便帮助记其字形。
3、在所有汉字中,有好多同意字极容易混淆,在复习中必须得依据字的意义及搭配习惯来掌握。如:
(1)“查”和“察”的区别——调查、检查、观察、察言观色。
(2)“汇”和“会”的区别——“会聚”这个词里的“会”可换为“汇”,但“融会贯通”里的“会”不可换为“汇”。
(3)“曲”和“屈”的区别——有时“委曲”与“委屈”的意思相同,但在“委曲求全”这个成语里不能把“曲”写为“屈”。
4、在所有汉字中,也有好多形近字极容易混淆,在复习中必须得仔细辨别。如:
(1)“点拨”中的“拨(bō)”不能写为“拔”也不可读为“bá)。
(2)“销声匿迹”中的“销”不能写为“消”。
三、词语(包括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一)总体要求:
1、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二)复习策略
1、同义词的辨析
同义词的辨析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在了解它们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抓住它们不同的因素来体会其间意义和用法上细微的差别。常用的辨析方法有如下几种:
(1)从词义的轻重来辨别。如“失望”和“绝望”,前者的程度浅后者的程度深。
(2)从词义的范围大小来辨别。如:“战斗”和“战争”,前者范围小,后者范围大。
(3)从成语的感 彩来辨别。如“爱护”、“保护”和“袒护”三个词都有表示护卫,免受伤害之义,但爱护是褒义词,保护是中性词,袒护是贬义词。
(4)从词的搭配对象来辨别。如“充足”、“充分”和“充沛”三个词都有“满”和“够”的意思,但“充足”常与具体的物质方面的东西搭配,如:粮食充足;“充分”和“充沛”则常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如:条件充分、精力充沛。
(5)从词的语体色彩来辨别。如“死亡”和“逝世”,前者用于一般(平凡)人的死,而后者则用于伟大人物的死。
(6)从词性来辨别。如“障碍”和“阻碍”,它们都有阻挡、妨碍事物发展和进行的意思,但“障碍”是名词,可作主语和宾语;而“阻碍”是动词,常作谓语。
2、成语的正确使用
(1)注意辨别理解成语中的关键字。如“事半功倍”中的“功”字,有的学生常把它当“工”来理解,以致把整个成语的意思理解为:付出成倍的工作,才完成一半的事情。再如“销声匿迹”中的“销”字,也有不少学生常把它当“消”字理解,从而把整个成语的意思理解为:声音消失了,踪迹不见了。(其实“功倍”指成倍的功效,“销声”指不公开讲话。)
(2)注意辨析近义成语。如“鬼斧神工”和“巧夺天工”,两个成语都用来形容技艺高超、奇妙,但“鬼斧神工”指鬼神所造,不是人力所为,因而常用来形容一些天然形成的景物,“巧夺天工”则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因而常用来形容一些经过人工雕饰的景物。
(3)注意辨别成语的使用范围。如“咄咄逼人”和“盛气凌人”,两个成语都含有“气势汹汹,使人难堪”之意,但前者的应用范围广,不仅限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
(4)注意辨析成语的感 彩。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两个成语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的意思,但前者常形容待人处事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含褒义;后者多指什么事(包括坏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四、句子
(一)总体要求:
1、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
2、能够辨析并修改常见病句。
3、掌握句子衔接与排序的方法。
4、能够仿照所给句子再写一两句话,即仿写。
(二)复习策略
1、常见的病句类型及修改
(1)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如:
a、自参加函授学习以来,我的知识水平有了明显的增长。
此句的主语“生产水平”和谓语“增长”不搭配,应把“增长”改为“提高”。
b、青年学生应从小就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此句的谓语“养成”和“人生观”不搭配,应把“养成”改为“树立”。
c、自己有双聪明灵巧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此句的定语“聪明”和中心语“手”不搭配,应把“聪明”删去。
d、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此句的补语“整整齐齐”与中心语“打扫”不搭配,应把“整整齐齐”删去。
(2)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主要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缺修饰语。如:
a、在这次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团结协作的可贵。
此句滥用介宾结构“在……中”,使原来的主语“这次抗震救灾”变为状语,最终造成整句缺主语,此句应删除“在”和“中”。也可删去“使”字,让“我”作主语。
b、天气这么寒冷,他身上仍然既破烂又单薄的衣服,怪可怜的。
此句缺少谓语,应在“仍然”后面加上“穿着”。
C、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此句的谓语“成为”,没有相应的宾语来与之搭配,即缺宾语。应在“3个生产厂”后加上“的大型企业”。
d、家庭环境往往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此句缺少必要的修饰语,因为家庭环境有好有坏,所以应在“家庭环境”前面加上“良好的”。
(3)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包括词义使用不当,词性使用不当。词的感 彩使用不当。如:
a、“五一”假日里,滔滔不绝的游客使普者黑风景区热闹非凡。
此句属词义使用不当。形容来往的游客连续不断,只能用“络绎不绝”,而“滔滔不绝”用于形容话多,连续不断。
b、鲁迅作品里的部分异体字常困难着许多师生的心。
此句里的“困难”被误用为动词,应把它改为“困扰”或“困惑”。
C 、初中三年,语文学习一直是我的嗜好。
此句里的“嗜好”多指不好的、特殊的、成习惯的爱好,含贬义,应把它改为“爱好”。
(4)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就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要么前后矛盾,要么违反人们的思维,要么违背客观现实情况等。如:
a、他是汶川地震灾区所有死难人员中的幸存者。
此句中的“幸存者”与“死难人员”相矛盾,既然他是“幸存者”,就不该包含在“死难人员”之中。应把“所有死难人员”删去。
b、为防止此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应加强安全教育。
此句要表达的意思应当是“防止事故再发生”,才符合常理,但因加了个否定词“不”,成了“防止事故不再发生”,意思是事故不发生都不行,一定要让它发生,这就违背了人们的客观愿望。应把“不”字删去。
(5)重复累赘
重复累赘指的是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而仍使用一些不必要的句子成分。如:
a、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此句的补语部分“最多”与“不超过”在语意上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b、教育局长亲自光临到我校强调“减负”应注意的问题。
此句里的“光临”与“到”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6)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是指把两种句式或两个意思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如:
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
此句从前半部分(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看,陈述对象是甲队;从后半部分(最终攻破甲队大门)来看,陈述对象显然是乙队。因而造成前后主语不一致,表意不清。可把“攻破甲队大门”改为“失败”,使整句的陈述对象为甲队。
(7)表意不明,造成歧义。
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同一个句子表意不确定,既可这样理解,也可那样理解。如:
三个电视台的主持人正聚在一起交流经验。
此句既可理解为甲电视台,乙电视台,丙电视台的主持人聚在一起交流经验,也可理解为同一电视台的主持人甲、乙、丙正聚在一起交流经验。应将“三个”与“电视台的”调换位置。
(8)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一般包括逻辑语序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语序不当,关联词的语序不当。如:
a、苏州园林修剪和栽种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此句不符合客观规律,应该把“修剪”与“栽种”两者对调位置。
b、减轻负担是要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思考和动手的时间,促进他们学会动手、动脑、做事、生存、共同与别人生活。
此句里的“共同”应该放到“生活”的前面,成为“生活”的状语。
C、就业不论多么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希望。
此句属关联词语的语序不当,应把“不论”放在“就业”之前。
2、句子衔接与排序的方法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常出现的,而学生解答这类题型的得分率又通常较低,所以很有必要仔细探究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依据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这类题型总结出来的解题方法如下:
句子的衔接三法——
(1)注意符合时间、空间及逻辑等关系。如:
(2006年云南中考试题)依次在下列语句中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那霏霏的春雨,像轻烟那么迷蒙,使所有的景物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B、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的笔墨能如此飘逸。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的笔墨能如此飘逸。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此题应从前后句的逻辑关系来分析。“软绵绵的”属于手上或脚上的触觉,用于脸上是不合事理的,因此排除C、D项;“凉沁沁的”应该是春雨先飘在脸上才会产生的感觉,如果先感到“凉沁沁的”之后春雨才飘在脸上,就显然不合逻辑。故选B。
(2)注意陈述对象的一致。如:
(2007年杭州中考试题)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农村的道路像一些遗弃的绳子 ,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来把它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 ;树林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 。
①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②把它随便地扔在田野上;③村庄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④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⑤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⑥任何一个童话也不能藏匿在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中了。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
此题应从句子前后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来分析。第一个分句陈述对象(主语)是道路,如果选择②,就不再是紧接着陈述道路,而是在陈述(什么)把道路扔在田野上,陈述对象即主语变了。因此,只能选①才能使前后陈述对象一致;第二个分句的陈述对象(主语)是河流,如果选择③,就不再是紧接着陈述河流,而是在陈述村庄,要使前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就只能选④,由此可知本题选D。
(3)注意所举事物的对应。如:
(2007年铜仁中考试题)依次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 ;旋风一样, ;乱蛙一样, ;火花一样, ;斗虎一样, 。
①是强健的风姿;②是飞扬的流苏;③是蹦跳的脚步;④是急促的鼓点;⑤是闪射的瞳仁。
A、④②③⑤① B、③⑤④②①
C、④①③②⑤ D、③①④⑤②
此题应从各事物所具有的特性来找分别与各事物的对应关系来分析。第一空与第二空可先放一下,之后看第三空的对应关系比较明显:“乱蛙”对应“蹦跳”,这样可排除B、D两项。再看第四空,“火花”自然与“闪射”对应,于是又排除C项。故此题选A。
句子的排序四法——
(1)注意找总领句或总结句来确定首句或末句。
(2)注意句里有代词的一般都放在中间或末尾指代前面相应的内容。
(3)注意关联词的搭配。
(4)注意组合句子单元,即将有紧密联系的句子合并为一个单元。
(5)整合句子单元。
例: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读书应采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法;②因此这两种读书方法,不但不可以偏废,而且应该讲究巧妙的结合;③如果对可以泛读的,采用精读的方法;④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只能有一点可怜的收获;⑤就可能对必须精读的东西囫仑吞枣;⑥如果对应该精读的,采用泛读的方法;⑦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
A、①③④⑦⑥⑤② B、①②⑥⑤③④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⑥⑤⑦③④②
分析:先浏览各句就可发现①为总领句,理应确定为首句;再抓住②当中的“因此”两字,“此”是指代上文内容,说明②是对上文的总结,理应排在末句;第三考虑用关联词的搭配组合句子单元;③④为一个单元,⑤⑥⑦为一个单元;第四,整合句子单元。抓住④当中的“又”字,说明此单元(③④)是顺承另一单元(⑥⑤⑦)的。故此题选D。
3、句子的仿写
仿写句子,这类题型是近十年来中考试卷中不断出现的。估计在今年的中考试卷里仍然很有可能出现,但我们不必担心,只要把握好以下三个“一致”,便可把这种题型解答好。
(1)做到句子一致。
(2)做到修辞一致。
(3)做到字数一致。
也就是所写句子的结构形式、修辞手法、字数应当与原句相同,但在字数上少两字或多两字也并无太大的妨碍。另外,还应注意使所写句子与原句保持语意的连贯。
五、标点符号
(一)总体要求
1、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2、能辨别句子中所使用的标点符号的正误。
(二)复习策略
在此不对各标点符号作解释性说明,只对几个容易用错或有特殊用法的作出分析。
1、引号
(1)引用语不能独立成句,而只作为作者所写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句未标点应在引号内;如:
我认为“一天之计在于晨,”做任何事都应及早行动。(错误)
我认为“一天之计在于晨”,做任何事都应及早行动。(正确)
(2)完整引用的,句未标点放在引号内,如:
他看见她的眼睛红肿红肿的,便问:“你怎么啦”?(错误)
他看见她的眼睛红肿红肿的,便问:“你怎么啦?”(正确)
(3)间接引用,即可以在文字上有所变动,就不用引号。如:
鲁迅先生说过,路是人走出来的。
(4)引文之内还有引文的,要用单引号。如:
老师说:“马致远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为无数漂泊在外的人表达出浓浓的乡愁。”
2、问号
(1)选择问句只能用一个问号。如:
只有一张票,你去呢?还是他去?(错误)
只有一张票,你去呢,还是他去?(正确)
(2)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的,不能用问号。如:
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错误)
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正确)
(3)主语和谓语倒置的问句,问号放在末尾。如:
怎么了?你。(错误)
怎么了,你?(正确)
3、感叹号
(1)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的感叹句,以及呼语在感叹句句末,叹号不能用在句中,必须放在句末。如:
多美啊!黄山的风景。——错误。
多美啊,黄山的风景!(主谓倒装)——正确。
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错误。
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壮中倒装)——正确。
(2)感叹号不仅用于感叹句,而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可用。如:
起立!(祈使句)
世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反问句)
4、括号
(1)句内括号(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里的注释,末尾不用标点。如:
然后我回到家里,下令(皇帝颁发了一份委任状给我,所以我可以下令)赶办最结实的缆绳和铁棍。
(2)句外括号(注释和补充说明全句的括号)里的注释,如有标点都按正常使用。如:
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3)括号可用在次序语的外面。如:(甲)(乙)(丙),这时和顿号作用相同,后面不能再用顿号。
5、顿号
(1)顿号常用在次序语之后,但若次序语打了括号,就不能再用顿号。
(甲)、(乙)、(丙)三队同时施工。(错误)
(甲)(乙)(丙)三队同时施工。(正确)
(2)表示推测的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如:
今天的会大概要到四、五点钟才会结束。(错误)
今天的会大概要到四五点钟才会结束。(正确)
6、省略号
省略号是用来表示文中的省略部分,但若文中已用“等”或“等等”表示列举未尽时,就不能再用省略号。如:
水果店里有桃子、苹果、鸭梨等……(错误)
水果店有桃子、苹果、鸭梨等。(正确)
六、古诗文默写
(一)总体要求
1、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必背的诗文(50篇)中的名句、重点句。
2、熟练掌握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共有的古诗文篇目中的名句、重点句。
(二)复习策略
以下在排除《桃花源记》、《三峡》、《岳阳楼记》、《记录承天寺夜游》、《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岳》、《夜雨寄北》、《相见欢》、《渔家傲》、《浣溪沙》、《水调歌头》、《游山西村》12个篇目的基础上,共整理了包括《黄鹤楼》、《沁园春•雪》、《与朱元思书》、《口技》、《愚公移山》(即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共有的五个篇目)在内的43个篇目中的名句、重点句训练题,以供学生复习使用。
初中中考复习资料百度网盘资源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资源内容有技巧提升、初中名师机构课程、初中学习类视频、中考冲刺、精讲课程、课件、中考考点、中考复习等各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