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笔顺查询网 田字格笔顺笔画 字帖生成器
汉字笔顺查询网 » 汉字文化 » 汉字知识 » 范姓氏的由来,谁知道?

范姓氏的由来,谁知道?

关键词:范姓氏的由来,谁知道? 来源:汉字笔顺查询 浏览:118次 时间:2019-06-30

范姓出自祁姓,是尧帝的后代。
尧的裔孙刘累,因为善于驯养龙,被夏王孔甲封为御龙氏,建立了唐国。西周成王时期,被改迁杜,建立杜国,称为唐杜氏。周宣王时,杜伯被诬陷,被杀,他的儿子逃到晋国,改姓士。
士会为晋景公时的名将,因为军功,被封在随,后来改封在范,后代就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范。
范姓早期在晋国发展,“六卿之乱”时,范姓被击败,从此范姓开始散居北方。唐代,范姓开始进入福建,宋代,又进入广东。明代末年,范姓开始进入台湾。
范姓的主要聚居地有:高平,三户,金乡,沛县,钱塘,鄱阳,雁门,顺阳,丹阳,汝南,代郡,河内,敦煌,杭州,宁化,海阳,嘉应,梅州,埔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

扩展资料:
范姓名人
一,范蠡(前536年-前448年),字少伯,又称鸱夷子皮、陶朱公,楚国宛地三户(在今河南淅川)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越国大夫,曾献策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官至上将军,后归隐经商,三成巨富,三散家财,被后世尊为财神。
二,范雎(?-前255年),又称范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战国末期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曾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被拜为相国,封于应(今今河南宝丰西南),号为应侯。
三,范增(前278年-前204年),居巢(今安徽巢湖西南)人,秦末谋略家,曾劝项梁立楚怀王后裔为王,后成为项羽的首席谋臣幕僚,被尊称为亚父,辅佐他建立西楚霸业,封历阳侯。
四,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梦龄曾孙--范墉之子,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曾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被党项人称为小范老子。
后以参知政事(副宰相)之职主持庆历新政。他作有《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誉为千古名句。
五,范文澜(1893-1969),字云台、芸台、仲云、仲芸,笔名武波、武陂,浙江绍兴人。著名当代史学家。
主编《中国通史简编》,还著有:《中国近代史》(上册)、《历史考略》、《群经概论》、《水浒注写景文钞》、《文心雕龙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唐朝佛教》、《范文澜史学论文集》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姓

姓氏起源:范 姓 出自祁姓,为杜氏后裔。舜时,封尧的儿子丹朱在唐,丹朱再传至尧裔孙刘累,后刘累迁居鲁县,称系韦氏,商末,迁于唐。周成王时,唐被灭。唐贵族迁到杜,为伯爵国,称唐杜氏。周宣王时,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称杜伯。桓因宣王一宠妃诬告被屈杀后,其儿子隰叔投奔晋,为士师,他的儿子士蒍以官名为氏,子孙称为士氏。士蒍的孙子士会任晋中军元帅,执掌国政。士会先得到封邑随,后得到范邑,所以又称随会、范会,他死后,又称范武子。他的子孙后分为士氏、范氏和随氏。后有范文子、范宣子、范献之,世代为晋国上卿。晋静公二年,范氏或迁入魏国或迁入秦,或迁至南阳。 范氏又有外族一系。晋时,南蛮有林邑王范文,初为夷师范椎之奴,后为林邑王范逸辅佐,后因林邑王无子,范文自立为王,使这一支范氏不断繁衍壮大。

得姓缘由:尧帝后裔,食采范邑. 得姓始祖:晋太傅范士会. 发祥地:河南范县. 郡望:高平

钱文忠教授解读(范姓) 范姓人口约460万,全国姓氏排名第51位,占全国人口0.73%

范姓出自祁姓,是尧帝的后代。

尧的裔孙刘累,因为善于驯养龙,被夏王孔甲封为御龙氏,建立了唐国。西周成王时期,被改迁杜,建立杜国,称为唐杜氏。周宣王时,杜伯被诬陷,被杀,他的儿子逃到晋国,改姓士。

士会为晋景公时的名将,因为军功,被封在随,后来改封在范,后代就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范。

范姓早期在晋国发展,“六卿之乱”时,范姓被击败,从此范姓开始散居北方。唐代,范姓开始进入福建,宋代,又进入广东。明代末年,范姓开始进入台湾

以邑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载,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迁于杜邑(陜西西安东南),时称杜伯。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逃奔晋国担任士师。曾孙士会。食邑于范邑(河南范县),世称范武子,子孙逐有范氏。

范氏出自祁姓,排名61

尧的裔孙刘累,因为善于驯养龙,被夏王孔甲封为御龙氏,建立了唐国。西周成王时期,被改迁杜,建立杜国,称为唐杜氏。周宣王时,杜伯被诬陷,被杀,他的儿子逃到晋国,改姓士。
士会为晋景公时的名将,因为军功,被封在随,后来改封在范,后代就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范。

汉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