鲵 怎么念
ni
鲵的读音是[ní] ,声母是n,韵母是i,声调是第二声。
鲵属于两栖动物,外表类似蜥蜴类,但无鳞片,身体为软和湿润的皮肤所覆盖,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以小型动物为食。
大鲵又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我国特产的大型两栖动物。已被国家列入二类重点保护动物。体表裸露, 皮肤光滑,全身布满不规则点状或斑块状的青灰色素,体色常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腹部为灰白色,头部宽扁,口大略呈半圆形, 具有扑食食物锋利的牙齿。幼体具鳃,用鳃呼吸,成体鳃退化,用肺呼吸。
扩展资料:
分布情况:
中国的山西、陕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大鲵分布,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在云南的滇东北和滇东南的山溪中有发现,中国17个省区均有分布。
它不善于追捕,只是隐蔽在滩口的乱石间,发现猎物经过时,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甚至二、三年不吃也不会饿死。
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喜食鱼、蟹、虾、蛙和蛇等水生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鲵
鲵读音:ní,声母是n,韵母是í,声调是二声。
鲵释义:
1、〔大鲵〕两栖动物,身体长而扁,生在山溪中。肉鲜美可食。叫的声音像婴儿,所以俗称“娃娃鱼”。
2、〔小鲵〕两栖动物,体形与大鲵相似,但较小,牙齿呈V形,生活在水边的草地里。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小鲵[xiǎo ní]
两栖动物,外形像大鲵而较小,尾巴扁,四肢短,牙齿呈V形,生活在水边的草地里。
2、鲵鳅[ní qiū]
泥鳅。
3、鲸鲵[jīng ní]
即鲸。
4、鲵鲐[ní tái]
鲵齿和鲐背。
5、鲵齿[ní chǐ]
老人齿落后更生的细齿。
鲵的读音为ní。鲵有三种意思:
1、形声。从鱼,儿( ní)声。本义:两栖类动物,俗称“娃娃鱼”
2、同本义 。外表类似蜥蜴类,但无鳞片,身体为软和湿润的皮肤所覆盖,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的小型动物。
3、小鱼 。
如:鲵鲋(小鱼);鲵鳅(泥鳅。泛指小鱼)
扩展资料:
1、大鲵[dà ní]
也叫娃娃鱼。两栖动物。长60—70厘米。背面棕褐色,有 大黑斑,腹面色淡。头宽而扁,口大。躯干粗壮而扁,尾侧扁,四肢甚短。叫声似小孩啼哭。栖息于山 谷溪水中。是中国特有珍稀动物。
2、小鲵[xiǎo ní]
两栖动物,外形像大鲵而较小,尾巴扁,四肢短,牙齿呈V形,生活在水边的草地里。
3、鲵鳅[ní qiū]
亦作“鲵鳅”。泥鳅。泛指小鱼。
4、尺泽之鲵[chǐ zé zhī ní]
尺泽:一尺见方的水面;鲵:一种小鱼。小水洼中的小鱼。比喻见识短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