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笔顺查询网 田字格笔顺笔画 字帖生成器
汉字笔顺查询网 » 汉字文化 » 汉字知识 » 桥的意象是什么?

桥的意象是什么?

关键词:桥的意象是什么? 来源:汉字笔顺查询 浏览:32次 时间:2020-09-09

桥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建筑。桥是克服河流、峡谷阻碍的通道。无论在何国度,它到处可见,且形态各异,最常见的有拱桥、吊桥、跨江海的铁路桥等。桥最初的出现是为了方便人们的出行,建筑师造桥也是为了改变阻碍人们交通的险恶地理环境。在人们的心目中,桥是非常实用的,并不具有那么浪漫感伤的情趣。然而当中外文人墨客把它作为书写和描绘对象时,桥又被赋予了太多的涵义和诗意。
桥在中国民间文学中由于既是通向神仙、神界,也是通向冥界、阴界的通道,所以桥的意象是具有神秘和恐怖双重的暧昧性。此外从民俗学和原型形象来看,桥意象又与隔河阻碍情结有关,所以它又与民间 崇拜的民俗文化有关。因此在民间文学中,桥暗含男女冲破障碍和禁忌得以自由结合,是渠道、通道的一种隐喻,所以桥意象中含有男女交欢的涵义。而桥作为纯粹景物来讴歌的是比较少的。在中国,与桥有关的景观大多带有凄美、伤感的情调,如杭州的西湖,被文人书写得最多的,是与西湖有关的断桥的传说,这是迄今为止我所了解到的最凄美的故事,传说中的许仙和白娘子的情缘就是在断桥处缔结的,然而他们的分离也发生在这个地方。
而在西方,桥本身的意象可能并不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那么丰富,它要更简单和单纯一些,桥更多的时候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作为建筑物而存在着,虽然它含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但是通常都作为一种审美的对象而被人观照。不过,20世纪30年代美国拍过一个爱情片《魂断蓝桥》(Watealoo Bridge),我发现在这部电影中,桥似乎被赋予了悲伤的内涵。该影片讲述的也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即男女主人公是一对恋人,后来一战爆发,男主人公就上了前线,而女主人公则留在国内,出于生活所迫,这位巴蕾舞演员有过一段卖笑的生活。战争结束后,这一对恋人又重逢了,但是重逢除了给女主人公带来意外的惊喜和幸福之外,也给她带来了痛苦和矛盾。在两人举行婚礼的前夜,女主人公却因担心结合会玷污他们之间美好的爱情,也为了不损害自己在恋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出于道德上的内疚在桥上选择了 。在中外文学中,桥的意象更多都和悲情、失恋、伤感、死亡联系在一起。桥被描绘成了落寂者精神的不归路了。
当然在对桥的意象描绘中,现代诗人对桥的意象有了新的诠释。他们对桥的思索已经跳出了民间文学的悲情范畴,而是融入了哲理的思考。如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浮桥》,他将桥视为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分水岭和界碑,从桥的两端去对观察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之间的差异以及原因,反思了现代中国的出路问题。奥地利的诗人里尔克在写桥时也是通过桥上的盲人去思考现代都市中弱者的命运问题。人们关注桥,可能已经不是桥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与人生、与社会问题诸多有关的东西。现代诗人写桥,往往是把桥作为观察的视角,更多地还是为了要找到一条表达隐藏在内心世界深处里情感的渠道。桥的意象更多地被隐喻化,被哲理化了。如抒情诗人徐志摩写《再别康桥》。诗人在描绘桥时,已经不再把它视为一个纯粹的客观景物,而是将它视为精神上的知己和朋友。康桥是诗人真情的见证者。诗人旧地重游,见到了康桥,亲切感、熟悉感油然而生。昔日的佳人已经离去,留下的只是彩虹般的梦幻,眼前的景色又让诗人回想起往日与友人徜徉康桥河畔的情景。然而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只有康桥依然如故。诗人再次来到康桥边,虽然佳人难觅,但是又见到了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于是诗人便向“康桥” 倾诉内心的情愫。在诗人看来,只有康桥才真正懂得诗人内心世界。所以诗人在诗的开头和结尾中,重复地用了两句: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诗人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其实是表达自己对桥的真情。正因为桥见证了昔日他与友人美好的感情,所以出于睹物思情的情感,他对“康桥”更是充满敬慕之情。透过这种敬慕之情,诗人让人们了解到了自己对康桥一往情深的含义。桥的形象在诗中又有了转变,成为了诗人心目中那个令人仰慕的意中人。整首诗虽然以桥为题,但是诗人没有直接写桥,而是采用间接方法暗示桥的美丽,诗人只写桥附近的景物,如桥边的杨柳、河水的波纹、水潭深处的青苔等等。诗人用这种间接方法写桥,表面上好像在描绘景物,其实是借景抒情。《再别康桥》中的桥意象里没有太多的悲情的成分,只有淡淡的忧伤。
法国20世纪初超现实主义诗人阿波里奈尔的名诗《米拉波的桥》,虽然也是以桥为题,但是诗人的用意不是写桥,而是借桥抒发自己失恋的情绪。米拉波的桥是巴黎塞纳河上的一座桥,也是诗人往日与恋人频频幽会的地方。诗人写自己站在桥上望着桥下流淌的河水,追忆往日逝去的那一段情感。他把流水的无情与恋人的无情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桥上一边凝视着湍急而逝的河水,一边顾影自怜,将自己内心真挚的情感和冷漠的河水作对照。《米拉波的桥》与《再别康桥》一样都是借景抒情,但是在对桥的意象描绘上,徐志摩要比阿波里奈尔更甚一筹。徐志摩写桥,是采用写意的手法,他不直接写桥的外观\形状\构造等,而是将桥虚幻化,理想化,拟人化,把桥视为精神的知己和对话者;而阿波里奈尔则采用写实的方法,他把桥视为一个单纯的建筑物,一个对他情感生活产生影响、具有转折意义的地点,桥是诗人心目中一个现实的存在物.
桥本该成为情感沟通的通道,然而在中外文学中它似乎成为了阻隔情感的存在物,只是记忆封存的地点而已。桥本是中外文学作品中的“景”,但却被很多文人描绘成“境”了,也就是说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此景中了,这样一来,情与景的融合就形成了“情境”。桥的意象已经不再简单指涉空间上的特定的地标含义,而是承载了诗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正因为此,我们读以桥为题的诗,要关注的不是桥本身,而是诗人借桥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汉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