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是什么意思的呀?
刍,中国汉字中的一个。读音为chú,最早的意思是刈草,后来衍生了许多意思.
〈动〉 (1) (象形兼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俗作刍。本义:割草) (2) 同本义 [mow] 刍,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说文》。按,象断草包束以饮马牛者也。 七曰刍粖之式。——《周礼·太宰》 淫刍荛者。——《左传·昭公十三年》 禁刍牧采樵。——《左传·昭公六年》 刍莝养马。——《越绝书·外传本事》 (3) 又如:刍牧(割草放牧) (4) 用草喂牲口 [feed] 刍之三月。——《周礼·地官·充人》 (5) 又如:刍养(饲养) 〈名〉 (1) 喂牲畜的草 [fodder] 食以刍叔。——《庄子·列御寇》 馈之刍米。——《左传·僖公二十九年》 民争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宋史》 (2) 又如:刍菽(饲养牛马 的草料);刍粟(粮草);刍薪(柴草);刍藁(饲养牲畜的干草);刍豆(草和豆);刍茭(干草);刍粮(刍食,刍粟,粮草);刍厩(饲料屋);刍灵(用茅草扎成的人马);刍藁(干草);刍菽(刍豆) (3) 谷类植物的茎杆 [straw] (4) 割草的人 [mower] 陛下不废刍言,则端士贤者必当自效。——《旧唐书》 (5) 吃草的牲口 [animals that feed on grass] 民食刍豢。——《庄子·齐物论》 (6) 又如:刍豢(指牛羊猪狗。牛羊食草,称刍;犬豕食谷,称豢。也泛指祭祀用的牺牲) 〈形〉 浅陋,鄙俗 [mea-ger]。如:刍语(谦辞。草野鄙陋者的议论);刍言(草野之人的言论。后用以比喻浅陋的言论。今常用以谦称自己的言论。同“刍议”);刍论(刍议。浅陋的议论)
希望能帮助到你^_^
刍基本解释:
1、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刍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刍。
2、割草:刍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刍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刍议(同“刍言”)。
3、草把:刍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基本信息:
拼音:chú
部首:刀,四角码:27177,仓颉:nsm
86五笔:qvf,98五笔:qvf,郑码:RXB
统一码:520D
扩展资料:
常见组词:
1、刍议[chú yì]
谦辞。称自己粗浅的议论。
2、刍薪[chú xīn]
薪刍,柴草。
3、刍尼[chú ní]
亦作“刍泥”。喜鹊。
4、刍蒿[chú hāo]
也作刍藁,是中国古代星官之一,属于二十八宿西方七宿的昴宿,含六星,在天苑之西。
5、负刍[fù chú]
背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
刍 chú ㄔㄨˊ
1.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
2. 割草:~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议(同“刍言”)。
3. 草把:~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刍”指喂牲畜的草。
1、拼音:chú
2、出处:刍,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说文》。
3、诠释:
(1)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刍秣。反刍。
(2)割草:刍荛。
(3)草把:刍灵。
4、组词:
(1)反刍[fǎn chú]:吐出和再嚼先前吞下的食物。
(2)刍荛[chú ráo]: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
(3)刍议[chú yì]: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
(4)传刍[chuán chú]:驿站和草料。亦泛指车马粮草。
(5)刍甍[chú méng]:中国古代算数中的一种几何形体。
拼音:chú
注音:ㄔㄨˊ
部首:刀
笔画:总笔画:5; 部外:3
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码:U+520D
五笔:QVF
仓颉:NSM
郑码:RXB
四角:27177
笔顺:ノフフ一一
基本字义
● 刍 chú ㄔㄨˊ
1.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
2. 割草:~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议(同“刍言”)。
3. 草把:~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详细解释
◎ 刍chú
〈动〉
(1) (象形兼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俗作刍。本义:割草)
(2) 同本义 [mow]
刍,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说文》。按,象断草包束以饮马牛者也。
七曰刍粖之式。——《周礼·太宰》
淫刍荛者。——《左传·昭公十三年》
禁刍牧采樵。——《左传·昭公六年》
刍莝养马。——《越绝书·外传本事》
(3) 又如:刍牧(割草放牧)
(4) 用草喂牲口 [feed]
刍之三月。——《周礼·地官·充人》
(5) 又如:刍养(饲养)
〈名〉
(1) 喂牲畜的草 [fodder]
食以刍叔。——《庄子·列御寇》
馈之刍米。——《左传·僖公二十九年》
民争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宋史》
(2) 又如:刍菽(饲养牛马 的草料);刍粟(粮草);刍薪(柴草);刍藁(饲养牲畜的干草);刍豆(草和豆);刍茭(干草);刍粮(刍食,刍粟,粮草);刍厩(饲料屋);刍灵(用茅草扎成的人马);刍藁(干草);刍菽(刍豆)
(3) 谷类植物的茎杆 [straw]
(4) 割草的人 [mower]
陛下不废刍言,则端士贤者必当自效。——《旧唐书》
(5) 吃草的牲口 [animals that feed on grass]
民食刍豢。——《庄子·齐物论》
(6) 又如:刍豢(指牛羊猪狗。牛羊食草,称刍;犬豕食谷,称豢。也泛指祭祀用的牺牲)
〈形〉
浅陋,鄙俗 [mea-ger]。如:刍语(谦辞。草野鄙陋者的议论);刍言(草野之人的言论。后用以比喻浅陋的言论。今常用以谦称自己的言论。同“刍议”);刍论(刍议。浅陋的议论)
原本的意思 是割草 割草的人 喂牲畜的草 念 chu 二声 但是根据组词不同还会有不同的解释 常见的 刍议 理解为 自己一点不成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