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字的拼音
"桓"字的拼音:huán。
桓huán:1.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表。 2.大:~治(大治)。 3.〔~~〕威武的样子,如“~~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4.姓。
〈名〉
(形声。从木,亘(xuān)声。本义:表柱。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
同本义,后也泛指寺、墓、桥梁等用作表识或其他用途的柱子
桓,亭邮表也。——《说文》
三家视桓楹。——《礼记·檀弓》。注:“四植谓之桓。”
公执桓圭。——《周礼·大宗伯》。注:“双植谓之桓。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
又如:桓楹(古代天子,诸侯葬时下棺所植的大柱子);桓表(即华表)
木名。即无患木。叶似柳,皮黄白色
水名。即今白龙江。发源于甘肃省西倾山
山名。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如:桓山之泣(谓家人离散的悲痛);桓山鸟(喻离别的痛苦)
〈形〉
大
玄王桓拨。——《诗·商颂·长发》。传:“大也。”
又如:桓蒲(祭祀用的大蒲席);桓拨(谓大治)
一、桓的读音:huán
声母:h
韵母:an
音调:二声
二、汉字释义:
1、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
2、大。
3、威武的样子。
4、姓。
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四、部首:木
五、相关词组:
鲵桓、乌桓、顺桓、桓碑、桓缪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横、竖、撇、点、横、竖、横折、横、横、横
二、词语释义:
1、鲵桓
鲸鲵盘桓。
2、乌桓
古时北方少数民族名。
3、顺桓
汉顺帝、汉桓帝的并称。
4、桓碑
指墓碑。
5、桓缪
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秦缪公的并称。
拼音:huán,声母是h,韵母是uan,声调是二声。
释义:姓。
桓组词:桓桓、三桓、鲵桓、桓宫、平桓、乌桓、桓表、桓拨、赳桓、桓友、磐桓、檀桓、桓圭、洀桓、般桓。
部首:木,四角码:41916,仓颉:dmam
86五笔:sgjg,98五笔:sgjg,郑码:FBK
统一码:6853,总笔画数:10,笔顺:1234125111。
扩展资料
一、桓的笔画
二、部分词语解释:
1、盘桓:[pán huán]
徘徊;逗留住宿。
2、檀桓:[tán huán]
中药名,黄蘖的根。
3、鲵桓:[ní huán]
鲸鲵盘桓。
4、桓圭:[huán guī]
古代帝王与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于朝聘时各执玉圭以为信符,圭有六种,表不同的爵秩等级,“桓圭”为公爵所执。
5、乌桓:[wū huán]
也叫乌丸,古族名,东胡族的一支,原居今辽河上游,大兴安岭南部的乌桓山,以游牧狩猎为主。初归附匈奴,汉武帝以后部分内迁,渐与各地汉族及附近各族同化。
6、桓碑:[huán bēi]
指墓碑。
7、桓桓:[huán huán]
威武的样子。
8、顺桓:[shùn huán]
汉顺帝、汉桓帝 的并称。
桓,是姓,发音huán,
huán 齐桓王
念 huan 第二声
heng恒
heng
这是一个多音字,即读:huan 又读:heng
heng
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