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字的典故
望梅止渴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举目望月——“望”字趣释
作者:吴东平 出版社:未知 和讯读书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望”字早见于甲骨文,其形体为“”、“”。前一“望”字的上部是一“臣”字,“臣”其实是一个人的明亮的眼睛的象形字;中间为一站立的“人”;下部为古“土”字,即指土堆,也是人站立的地方,是会意字。其意思是:一个人站在土堆上举目远望。整个字的形体特别突出了人的眼睛,这是造字者为了突出“看”这一动作,尤其是远看的意思。由此可以确定“望”的本义是远望。后一“望”字只是没有了土堆,但仍然体现踮起脚尖远望的意思。
甲骨文的“望”,似乎活画出历史上许多关于登高而望的神话传说故事,如《庄子•秋水》中所载的望洋兴叹的神话:秋天发大水,各条涓涓细流流入黄河,使黄河的水面变得宽阔起来,望不见对岸的牛马。面对此情此景,河神很得意,以为天下的美都集中在自己身边了。河水继续顺流向东,流到北海。河神向东一望,却望不到水的边际,这时他脸色突变,顿时觉得自己的渺小,于是望着大海感叹不已。不过,《庄子•秋水》中“望洋向若而叹”一句中的“望洋”是一个连绵词,表示“举目远望”的意思。
中国古代还有有关“望夫山”的传说。据《舆地记胜》卷三十载:丈夫出门在外,久不回归,他的妻子思念丈夫心切,天天盼望丈夫回来,于是每次都用藤箱装土垫在脚下,远望丈夫。就这样日积月累,堆的土逐渐变成了小山。甲骨文的“望”字同样也画出了民间流传已久的“望夫山”的传说。
金文的“望”字与甲骨文有所不同,其形体为“”或“”。金文的“望”字保持了甲骨文“望”的本义,仍然突出了人的眼睛,同时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月亮的“月”字,其下之“”或“”为后之“壬”字,“壬”更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站在土堆上或地上的情景。其字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举头望明月”的情景。因为明月离人很远,所以金文“望”所表现的本义仍然是“远望”的意思。
小篆有两个“望”,一个是“”,另一个是“望”。林义光在《文原》中说:“望,当以远望为本义,望即的或体字。”可见“望”与“”实为一字。而许慎对两字则作了不同的解释。《说文解字•亡部》:“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也就是说,“望”的意思是游子出门在外,家中的人盼望他回来。许慎认为“望”的本义是“盼望”,显然是不正确的,“盼望”是“远望”的引申义。又《说文解字•壬部》说:“,月满与日相望,以朝君也。从月,从臣,从壬。”许慎讲的并不是“望”的本义,而且他的“与日相望,似朝君也”的解释完全离开了字形结构,是出于当时政治的需要而加上去的。字中的“臣”本为“目”,许慎却说成是君臣之臣,实在太牵强。许慎所说“月满与日相望”,指出了“望”的引申义,即满月。“月”何以引申为满月,即指阴历的每月十五日的月亮呢?《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由于“望”指满月,即圆月,当月圆之时,常在阴历每月的十五。因此,“望”又引申指每月的十五日。如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其意思是:壬戌年的秋天,阴历七月十六,我与朋友一起到赤壁之下泛舟。望,即指农历的每月十五,“既望”就是过了十五,即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