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和啬的区别
看了你的提问,也很想知悉,故在网上搜到一下一文,共欣赏。
"吝"和"啬"不是同一个概念---- 江渚渔樵
“吝”和“啬”是两个不同概念的单词,当它们叠加在一起时就成了吝啬,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小气。说到吝啬,人们就会想起《儒林外史》里面的严监生,临终前还举着两根指头,提醒家人点灯用两根灯草太费油,他会死不瞑目。但把他的这一举动解释为节俭也未尚不可。有一个比严监生更为吝啬的财主,他逼着儿子学盲文,儿子说,我眼睛好好的学什么盲文?财主说,要是你学会了盲文,晚上看书就不用点灯了。严监生若和这个财主相比,可说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个财主应该说有点经济头脑,他节省灯油,不是靠简单的降低耗油的办法来实现。学盲文可以不用点灯,这个思路简直就是一项节油技术的全新开发理念。所以他的吝啬也可以说成是精明,但他的精明已经过了头,因为他只计算了学盲文可以不用点灯,可以节省灯油,却没有计算盲文书籍比普通书籍要贵得多。
媒体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辽宁某市一家大酒店,筹办十周年店庆,他们想把这次活动搞成一个慈善助学的义举。这个创意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于是他们邀请了市里的社会名流,以及20多家著名企业的老总,免费入住酒店参加店庆。店方为这些特邀贵宾准备了豪华套房,店方估计单就住宿费用这一项就可以为贵宾们节省两三万。这些平时在他们酒店一掷千金的款爷,出手一定阔绰,募捐收入不会低于10万。他们准备将这笔钱款全部用于捐资助学。可万万没想到活动结束时,酒店收到的捐款才240元,这些大款把这次活动当成了一次免费招待。在他们想来,他们是店方的特邀嘉宾,住店自然是免费的,至于捐资助学,似乎与他们无关,他们原来都是些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他们的行为恐怕不能算作节俭,也谈不上精明。他们是吝啬,是十足的吝啬,这里的吝啬已不是单单的小气了。
若将吝啬两字分开解读,吝是贪鄙之意,《严氏家训》中说:“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啬则表示节俭,《老子》59章中有“治人事天,莫若啬。”此地的啬含有爱惜、养护、节省的意思。如果我们把上述故事中的财主和严监生看作“啬”,那么参加店庆的款爷就是“吝”了。显然这样的人,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他们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更没有理由相信,靠他们的贪鄙,能让企业走出国门,能经受得住世界市场经济的考验。
无疑发展经济依然是我们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主要任务,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意识就是节俭,就是老子所说的“治人事天,莫若啬”。这句话若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爱惜和节俭。”这和我们党在十八大中提出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无独有偶,经济这个词在英语中是economy,而economy也可解释为节约、节省。可见节俭和发展经济密切相关。也就如老所子说:“夫唯啬,是以早服,(此处的服是准备的意思)早服谓之重积德(此地的重是不断的意思),……是为根深柢固,长生久视之道。”这意思是:“只有爱惜和节俭,才可以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不断地积德……才是根深柢固,长久生存之道。”
“啬”是老子的发展思想,它和我们现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是一致的,节俭则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的生活原则,但节俭不等于小气,更不是贪鄙。这跟“吝”和“啬”不是同一概念一样。人不能光想着自己而不考虑社会,像那些参加店庆的老总一样,在谋求个人欲望时,一掷千金,表现大气,而对待公益事业却事不关己,显得悭吝。
“吝”和“啬”是两个不同概念的单词,当它们叠加在一起时就成了吝啬,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小气。
“吝”[ lìn ]是指:“吝啬”;“ 姓 ”;“易经用字”。
“啬”[ sè ] 小气,该用的财物舍不得用 ;古同“穑”,收割庄稼。
吝啬lìn sè
[释义] (形)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而不用。
[构成] 并列式:吝+啬
[例句] ~鬼。(作定语)对金钱十分~。(作谓语)
[反义] 慷慨、大方
[同音] 吝色
造句:
1.秋天的夜啊!你真是家乡的人间天堂,毫不吝啬地给我们美丽欢乐!秋天的夜,我为你痴!为你狂!为你的美丽而自豪!
2.谁对时间最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3.生活,不要太纠结,岁月,不要太不舍,日子,不要太吝啬,梦想,不要太迷茫,一年是一个终点,新年是一个始点,愿2012的你幸运相伴,成功相随,希望更多,幸福更长。
4.冬雨,更像一位吝啬的财主,总是吝啬的留着雨水,不愿让大地接受雨水的洗礼。
5.美食家把钱包放进肚子里,而吝啬。
“吝”与“啬”连用,表示小气。但是,“吝”与“啬”意思相近,但不相同,是两个不同的意思:
吝,表示小气,不大方,抠抠索索;
啬,表示小心,仔细防护,全面呵护;
因而,在古代文献中,一般要求人们不要“吝”,但需要“啬”,因为“吝”可能有害,而“啬”一般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