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的意思是什么
俑的意思是:古代殡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
一、俑的拼音:yǒng
二、俑的释义:
古代殡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
三、俑的部首:亻
四、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五、造字法:形声
六、相关词组:
作俑、俑人、侍俑、做俑、墓俑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撇、竖、横撇/横钩、点、竖、横折钩、横、横、竖
二、词组释义:
1、陶俑[ táo yǒng ]
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
2、泥俑[ ní yǒng ]
用泥做的随葬人像。
3、俑人[ yǒng rén ]
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人形殉葬品。
4、木俑[ mù yǒng ]
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
5、土俑[ tǔ yǒng ]
古代用泥土烧制的殉葬的偶人。
名片
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俑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宋代以后纸明器开始流行,陶、木、石质的俑开始渐渐减少。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胜的神物。俑大多真实地模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各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
2 简介
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这是奴隶制社会的一个特征。后来进入封建社会,以俑代之,可视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俑系陪葬的偶人,由木、石、陶、铜等不同材料制成。《孟子.梁惠王》:“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赵岐注:“俑,偶人也,用之送死”。郑玄释为“与生人相对偶,有似于人”。古俑以楚国为代表,多木制,较简单。
3 解释
俑(tomb figure)
yǒng
(1)(形声。从人,甬(yǒng)声。本义:古代陪葬用的偶人,一般为木制或陶制。因象人。故从人) 同本义 [figurine]
俑,木人。送葬设关,而能跳踊,故名之。――《埤苍》
俑有面目机发,似于生人。――《通典》引《礼记》
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礼记·檀弓》
(2)又如:陶俑;武士俑
古代殡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木~。陶~。女~。兵马~。
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俑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宋代以后纸明器开始流行,陶、木、石质的俑开始渐渐减少。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胜的神物。俑大多真实地模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各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
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
俑
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这是奴隶制社会的一个特征。后来进入封建社会,以俑代之,可视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俑系陪葬的偶人,由木、石、陶、铜等不同材料制成。《孟子.梁惠王》:“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赵岐注:“俑,偶人也,用之送死”。郑玄释为“与生人相对偶,有似于人”。古俑以楚国为代表,多木制,较简单。
俑(tomb figure)
yǒng
(1)(形声。从人,甬(yǒng)声。本义:古代陪葬用的偶人,一般为木制或陶制。因象人。故从人) 同本义 [figurine]
俑,木人。送葬设关,而能跳踊,故名之。――《埤苍》
俑有面目机发,似于生人。――《通典》引《礼记》
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礼记·檀弓》
(2)又如:陶俑;武士俑
古代殡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木~。陶~。女~。兵马~。
所谓俑,是以陶、木、青铜等材料制作的小型人像,目的在于代替活人随葬。俑大约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出现,它的前身是殉葬的活人。人殉极其残酷,在商和西周非常盛行,大量的活奴隶和活士兵被用作殉葬,比如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中排列着152具人骨,就是墓主生前的武士和奴隶。随着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用奴隶作为人殉的习俗也被迫改变,从而出现以茅草等扎束成人形来代替真人殉葬。这可能就是最早的俑,当时称"刍灵"①。
以后,这种以人形模拟物随葬的方法日益普遍,并开始用泥、陶、木来制作模拟人形,这就是俑。因此,俑的出现本身应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俑在制作上尽量如实地模仿真人的面貌,引起一些人士的强烈不满。于是,孔子在看到当时制作的俑太酷似真人时,仍认为采用作成人形的俑来殉葬是极不人道的行为,以为俑"不殆于用人乎哉",惯怒抨击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以后,人们常常用"始作俑者"来比喻第一个作某种坏事或兴某种歪风邪气的人。由此可见,以俑随葬至迟在春秋末期已经普遍流行。由于俑是代替活人随葬的,最终目的是让它们在地下侍奉墓主,因而俑的身份包括了墓主生前的侍卫、仆从、厨夫、歌女、舞伎等各色人物,甚至还有衣饰华贵、有较高地位的属吏、宠姬、近侍等。俑的形象不追求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而比较侧重于表现代表各种人物不同身份的服饰特征。它们生前应当是善于察言观色、伶俐能干的,所以五官必须端正,四肢必须健全。在制作上,往往穿衣戴帽,衣冠楚楚。俑的四肢加榫卯,可以装卸,甚至上下活动。为了便于识别,有的还用毛笔在身体上写明其身份。这一些,都主要是在于"有似于生人",而不是追求艺术表现。这样的观念对于中国雕塑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按照当时某些作品所反映出的表现能力来说,本来应该达到更高水平。
今天已发现的春秋战国俑主要为陶、木两种,陶俑大多见于北方,木俑大多见于南方(
汉阳陵裸俑
基本上是楚国)。一般而言,陶俑是塑造后再烧制的,烧后有意外的效果,形休小而壮实,制作粗糙;木俑是雕刻后再彩绘的,形体大而瘦长,制作精致,从而形成南北俑的美学差异。
“俑”字考证
“始作俑者,其无後乎”,出自《孟子》。一般将“俑”理解成人形的木俑或陶俑。读罢《秦风黄鸟》和《左氏传鲁文公六年》相关段落,可知“俑”字,不是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木俑或陶俑,此俑字是“用人殉葬“的意思,类似的字还有“玟”(文王)、“珷”(武王)。即:由於(秦德公)始用人殉葬(此处的人指贤人),则後来的国君(秦穆公),不会再成霸主了(由於贤人都被殉葬了,故无贤人辅佐国君了),是以《左氏》说得明白:“知秦之不复东征也”。
陪葬的人偶,秦始皇的兵马俑就是这些人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