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冬的笔画
冬字笔画:5。
冬字笔顺:撇、横撇/横钩、捺、点、点。
解释:
1.冬季:隆~。~耕。~眠。在北京住了两~。
2.(Dōng)姓。
3.同“咚”。
甲骨文“冬”字形体有待考证。但是这个字形最初并不表示冬季,而是“终了”的意思。这些甲骨文像丝绳两端的打结,以示终端之义,也就是“终”字的初文。
而冬季是四时中最后一个季节,又冬终两字读音相近,所以要表“结束”的意思示它本义“终结”时,后人就在“冬”字的左侧加了一个“纟”旁,造出一个“终”字来表示。
“金文“冬”字与甲骨文形体非常相近,这个形体像一个封团的房屋,屋内是一个太阳,大致表示太阳不出来,即天空无太阳照耀,用来表示冬天。
《说文解字》收录的字头正篆的形体基于金文的形体进行了改造,金文形体中的“日”消失了,形体下面换作表示冰的部件“仌”,不见太阳而只见冰,就成了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冬天了。
康熙字典释义:
【子集下】【冫部】冬;康熙笔画:5画;部外笔画:3画。
古文:𣆼、𣅈、𠘀、𠔙、𠘗《唐韵》《集韵》《韵会》都宗切,并笃平声。《说文》:四时尽也。《礼·月令》: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乐记》:冬,藏也。《前汉·律历志》:冬,终也。《白虎通》:冰霜,冬之候也。《鶡冠子·环流篇》: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小篆体的上半部分变成了“夂”,而下半部分的“仌”简化成了两点,就是隶书和楷书“冬”字。
从《说文解字》的说解来看:“冬,四时尽也。”“冬”是指四季的最后一个季节。作为季节名词,在文献中常被使用和记载,例如《尚书·洪范》:“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冬、夏同时列举,表示冬季。
古汉语中“冬”与“终”还可以见到通用的情况。现代汉语中,“冬”常被用来表示时令,与冬季相关的事物也都可以冠以“冬”来描述,例如“冬雨”“冬雪”“冬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