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与“吗” , “了”与“啦”的用法
呢
助词,用在句末(a.表示疑问,如“你干什么呢?”b.表示确定的语气,如“他没来呢”。c.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正吃饭呢”。d.使句子略停顿一下,如“今年呢,比去年收成好”)。
用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知道呢?
用在反问句末,加强反问。如:这件事谁不知道呢?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对事实的确认或强调。如:他们都要求比赛呢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动作或情况正在继续。如:他学习呢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如:现在呢,跟过去大不同了 。
吗
助词,表疑问,用在一般直陈句尾:昨天布置的事办了吗?
助词,表示含蓄的语气,用在句中停顿处,点出话题:这辆汽车吗,早该报废了。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
如:先生,你会看喉咙吗?
了
【助】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完成。如:我已经问了老王;人老了,身体差了;头发白了;这双鞋太小了
【语气】
表示肯定语气。如: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要过新年了,人们都很高兴
表示促进或劝止。如:快躲了;别吵了!闪开了!
表示感叹语气。如:好了!别闹了!
【动】
(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手弯曲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说文》。按,犹交也。手之挛曰了,胫之絷曰尥。
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缚不直伸者曰了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又如:了尥(手腿弯曲,引申指二物纠结绞缠不直伸的样子)
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
嫌人不了。——《尔雅·释丘》注
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世说新语》
如:了法(领悟法理);了得事(懂行);了利(清楚,明白);了然(明白,清楚)
结束,了结
小乔初嫁了。——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又如:了还(了却,偿还);了局(结局;结束);了了(了结了);了劣(了账;了结);了休(终止,了结)
【形】
聪敏,颖慧
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后汉书·孔融传》
了,快也。秦曰了。——《方言二》
又如:了慧(聪明);了干(精明干练)
清楚,明晰。如:了利(清楚;明白);了辩(对答清楚敏捷)
明亮,光亮
收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清·纳兰性德《琵琶仙》
【副】
完全,全然——与“无”、“不”连用,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范围,相当于“完全〖没有〗”、“完全〖不〗”。如:了无恐色;了不相涉;了不可得(到最后也得不到)
放在动词之后,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得”“不”。如:办得了;你来得了来不了?
啦
【动】
同“拉”。闲扯,闲谈。如:啦呱(闲聊);人人都愿意和他啦
啦啦队
同“拉拉队”
【语气】
是语气词“了”和“啊”的合音,兼有语气词“了”和“啊”的作用:
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如: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啦!这个比方妙极啦!这可使人感到奇怪啦!你瞧,他连优良作风都丢啦!
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已经变化或将要出现新的情况。如:队长!我没找到老杨,他上工地去啦;他又要演出啦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释、劝止。如:你都听明白啦;有错,改了就行啦;这就别提啦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啦?他往哪里走啦?
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表示停顿。如:口号声啦,锣鼓声啦,鞭炮声啦,响彻云霄;书啦,报纸啦,笔记本啦,钢笔啦,墨水啦,堆得满桌子都是
(1)呢。助词,用在句末。
a.表示疑问,如“你干什么呢?”
b.表示确定的语气,如“他没来呢”。
c.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正吃饭呢”。
d.使句子略停顿一下,如“今年呢,比去年收成好”。(2)吗。助词,表疑问。
a.用在一般直陈句尾。
昨天布置的事办了吗?
b.助词,表示含蓄的语气,用在句中停顿处,点出话题。
这辆汽车吗,早该报废了。
c.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
如:先生,你会看喉咙吗?
(3)了。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完成。
a.表示肯定语气。如: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要过新年了,人们都很高兴。
b.表示促进或劝止。如:快躲了;别吵了!闪开了!
c.表示感叹语气。如:好了!别闹了!
(4)啦,语气助词。是语气词“了”和“啊”的合音,兼有语气词“了”和“啊”的作用。
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如: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啦!
扩展资料:
啦的其他领域用法:
啦用在歌曲的唱词中,一般是高潮和副歌部分较多见,起强调主题抒发感情的作用,用来表现已经超出唱词表达极限范围的意义。没有歌词的旋律也用“啦”填满,上一段唱词有多少字就用多少“啦”代替。
有时只为了体现旋律的感觉而唱词不重要的歌曲也有全是用“啦”填满的,如日本电影《追捕》的主题曲。蒋大为等歌唱家在个别歌曲中唱“来”时和“啦”发音类似,但两者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淆。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如“你干什么呢?”表示确定的语气,如“他没来呢”。
TAT噜噜噜不粗鲁来PK太差他咋踏踏
为任务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