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怎么念?
簋的读音是:【guǐ 】 。
基本释义:
簋,汉字,读作:guǐ。簋,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详细释义:
1.簋与簠。盛黍稷的祭器。
2.借指礼仪。
组词:
二簋 、八簋 、鹾簋、 簋簠 、彝簋 、土簋、 簋飧、 瑚簋、 笾簋 、簋贰、 俎簋 、簋、实 簠簋 、簋飱。
造句:
1.试论班簋所属时代兼及虢城公其人。
2.论不其簋铭中的伯氏即南仲。
3.班簋补释。
4.许多客户可能会找到你说,他们那的网络怎么会簋慢?
5.12月4日在安徽省博物馆拍摄的高仿真青铜器是乳丁纹簋。
簋 gu�0�9
ㄍㄨㄟˇ
〔《广韵》居洧切,上旨,见。〕
“朹”的被通假字。
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的器皿。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
商代的簋多无盖、无耳或有二耳。
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二耳,四耳。
《诗�6�4秦风�6�4权舆》:“於我乎每食四簋。”
陆德明释文:“内方外圆曰簋,以盛黍稷;外方内圆曰簠,用贮稻粱,皆容一斗二升。”
《礼记�6�4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
汉王充《论衡�6�4无形》:“柈可得为尊,尊不可为簋。”
【gui】
簋
guǐ
〈名〉
(1)
(会意,从竹,从皿,从皀。本义: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圆口,两耳或四耳)同本义
簋,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的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西周除原有式样外,又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商周时多数簋体形厚重,饰云雷、乳钉等纹饰,少数为素面或仅饰一二道弦纹。春秋时期,簋的铜胎变薄,花纹细碎,有的簋盖铸成莲瓣形。战国以后,簋极少见到。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簋的解释
[guǐ ]
1. 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簋guǐ 基本字义
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