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这个字有什么特殊意义?
梵详细解释
(形声。从林,凡声。本义:梵梵:草木茂盛的样子)
同本义 [lush]
梵,即芃之俗体。——清· 钮树玉《说文新附考》
梵语Brahmā音译词“梵摩”、“婆罗贺摩”、“梵览摩”之省,意为“清净”、“寂静”
净修梵行。——《妙法莲花经》
又如:梵心(清净之心);梵志(以清静为志);梵门(清净的法门);梵事(清净的佛事)
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皆称梵 [Buddhist]。如:梵言(佛经);梵境(佛的境界);梵楼(佛教的楼阁);梵磬(佛寺之磬);梵学(佛学)
梵文为古印度书面语,故对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与中华有别 [Sanskrit]。如:梵本(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指婆罗门);梵俗(印度风俗)
诵经 [patter]。如:梵响(梵声,念佛诵经之声);梵诵(佛教诵经);梵呗(梵音,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
诵经声 [patter]
午梵隔云知有寺,夕阳归去不逢僧。——宋· 王安石《游钟山四首》
姓
起源
梵”的原意是魔咒曼荼罗、祭祀仪式和唱诗僧侣,引申为自祭祀仪式所得的魔力;人如作出供奉,端正歌曲,就有“梵生”;再引申为宇宙的精力,天地运行和人类生命,都有赖于梵。梵为本体的观念,则由《吠陀》中宇宙精神主宰“祈祷主”演变而来。梵与“我”或“彼一”,都是古印度所指的终极实在,是超越和不可规范的唯一实在,多通过否定(非……,非……)加以讲述。《奥义书》和其后的各正统学派在通过否定后,正面断定“梵”与“我”的存在,而且是唯一、不二的存在。这种终极观是实体性的,在思想的最高位置。“梵”是“非概念”的,超越一切名相概念和判断推理,不能靠思辨体验,只能通过瑜伽直接体验。梵我无处不在,现世只是“终极实在”一种扭曲、不充分的表现,追求梵我时必须舍弃与现世的根本联系。婆罗门教视现世是不真的,但亦明白表达在一切无常无我之上,有一个肯定性的梵我境界。,视世间为“假立”;僧佉(数论)以梵为自性,视世间为现象,都是以梵为宇宙的本体。”又佛为婆罗门又称梵,清净者之意也。俱舍论二十四曰:“真沙门性,经亦说名婆罗门性,以能遣除诸烦恼故。佛与梵德相应,是故世尊犹应名梵。由契经说,佛亦名梵。
【常用词组】
梵刹 fànchà [Buddhist temple] 佛寺;寺院。梵教 fànjiào [Brahmoism]梵社的教义和实践。梵语,梵文 Fànyǔ,Fànwén [Sanskrit] 一种古印度语言,正如印度语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语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